山羊

留胡子是美男象征,古人都要留胡子,这是不

发布时间:2023/1/22 22:56:41   

前言

说到胡子这件事,对我们现代男人来说,留还是不留全凭自己喜欢,就像自由恋爱一样自由。如果按照大多数人的审美来看,不留胡子看上去更干净整洁。不过说起来,确实有些人,留胡须会更有成熟男性的韵味。

我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古装剧中的男子成年以后,或者步入中年之后,好像都要留胡子。这到底是编剧还原历史事实,还是只是为了凸显演员的年龄变化呢?古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莫非古人真的必须留胡子?

古人对胡子的审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话说人类进化了这么久,胡子明明毫无用处,男性的胡子却没有退化。所以,原始时代,人类的祖先一定是有胡子的。不过上古时代到底剃不剃胡子,我们没有图像和文字记录,自然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应该没有人会用石刀刮胡子,那简直太痛苦了。

从有文字记录胡子开始,先秦时期就有许多关于胡须的记载。

(1)贲其须。(《周易·贲卦》)(2)须发薴悴兮顠鬓白,思灵泽兮一膏沐。(《楚辞·九思》)(3)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篇》)

虽然文字有胡须的记载,但并不能证明先秦时期古人就一定要留胡须。所以,我们可以从文物出土来进一步的考证。

从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分析,夏商周时期出土的陶俑或者铜鼎中,有的有胡子,有的却是没有的。所以,是不是就可以推论,夏商周时期人们也是可以剃胡子的?史料太少,没办法论证。

从文字记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胡子有了更丰富的分类,对在不同地方的胡子有不同的叫法。

《说文解字·须部》:“髭,口上须也;髯,颊须也。”

从我国出土过的战国国墓葬来看,不论是壁画、还是人物陶俑,并不是人人都留有胡须。

但湖南曾出土过楚国墓葬的陪葬彩色陶俑,这些陶俑不论文武官员,几乎都留有各式各样的胡子。有的是在嘴唇上当留有微微上翘的髭,有的则是留有一小撮山羊胡。

从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并非所有陶俑都有胡子。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这不就是没有结论吗?说明先秦时期有的人留胡子有的人不留。

但我们不要忘了一点,不是所有男人都会长胡子。那么,先秦时期出土的文物中下巴光秃秃的,会不会就是本身就不长胡子呢?

我们不得而知,毕竟不长胡子的男人应该占少数。但我们至少可以推论,夏商周时期,人们对胡子的美观性并不在意。

春秋战国开始,在某些特定区域,人们对胡子的审美有了要求,开始修剪胡子。这种审美对后世必定会具有一定的影响。

胡子对古人的审美有影响吗?

中国的历史如此悠久,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朝代的审美去代表整个古代的审美。所以,我们想要弄清楚的是,是不是在大部分历史时段上,或者在几个特定的时代,他们的风俗是以留胡子为美?否则古人一定有胡子这种刻板印象,不会如此深重的印在我们脑海里。

中国文明之所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是基础对文明的传承性。尽管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舶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国人非常喜欢保留老祖宗的文化和规矩,并以此作为榜样。所以,战国时期开始对胡子的审美,必定会影响在后世的审美,但它的影响并不如我们想的广泛。

从汉代开始,不论是文物还是文字记录,我们都有更多的史料可以佐证。

(1)高祖隆准、龙颜、美须,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王充《论衡·偶会》)(2)伊尹黑而短,蓬而髯,丰上而锐下,偻身而下声。([汉]王充《论衡·死伪》)(3)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汉书·薛宣朱博传》)

虽然史料中有不少关于古人留胡子的记载,比如汉高祖刘邦就留了胡子,被称为美须。但也不能表明当时人们就一定要留胡子,因为大量的汉代壁画、石刻和泥塑反应的劳动人民形象,留胡子的都是极少数。留胡子的大多是挑夫、侍卫、役卒等人。而中上层人士也并没有这种必须留胡子的说法。

那个时代对美男子的审美是: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人们并不喜欢满脸大胡子,大胡子大多体现在不修边幅的粗糙的汉子和武夫身上。

历数古人眼中的美男子,大多都是面目清秀,没有说谁因为留了满脸胡子被誉为美男子。例如美如玉冠的陈平、貌如妇人的张良、妙有姿容的潘安、傅粉何郎等。特别是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崇尚中性美。贵族男子们纷纷剃光了胡须,有的甚至会涂抹脂粉。

而那些被称为美髯公的人物,不是品格高尚,就是地位崇高。在赞美人的前提下,顺便把胡子一同赞美了。比如关羽,就是威武的将人形象。三国时代战乱纷飞,人们崇尚上武力,这个时代人们喜欢留胡子,能凸显男性荷尔蒙。刘备没有胡子,影视作品中给他加了胡子,就是凸显三国时期的武人风采。这也是在某个特殊时期的审美,是一种对力量的崇拜。

宋朝的蔡襄也留了一脸大胡子,甚至还惊动了宋仁宗。因为胡子长得好,宋仁宗忍不住问他要是睡觉是把胡子留在被子外面还是被子里面。不过就是因为胡子多,对宋仁宗来说就成了稀奇的事情。所以,如果自古人们就以留胡子为美的话,什么样的胡子没见过?这就不足以是令皇帝都稀奇震惊的事情了。

古人真的不能把胡子剃光吗?

男性在20岁左右,嘴唇周围细软的绒毛会逐渐长成真正的胡子。据说男人的胡子一天要长0.厘米,一年长13.75厘米。如果古人真的不刮胡子,那么二十多岁的男人,胡子就很长了。

有人说,古代的刑罚宫刑实施时要将眉毛和胡须剃掉。因此,剃胡子是一种刑罚,对人的是莫大的屈辱。不过我认为,实施宫刑本身就是对男性尊严的侮辱,将胡子剃掉只是加深这种寓意,并不能证明平时刮胡子也被视为不妥。

还有一说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会随便动头发,但胡子算不算呢?也不好说。其实,别说刮胡子,就连剪头发在后世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南宋时期就有“净发社”,专门从事理发行业。

因此,古人不仅美发,自然也要美胡子。历代胡子造型,还都有不同的流行款式。比如战国人的胡须向上翘。西汉人的胡须是左右两撇,到了隋代,则要按人们不同的身份,把胡须修成辫子。元明时期受蒙古人的影响就向下拖。

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的考古文物证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胡子。比如唐代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一些人即便到了很高的年龄,都不见得有胡子。不能剃胡子一说并没有充足的证据,但刮胡子却有史可寻。

《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说的就是梁朝那些贵族子弟中流行剃须施粉。如果刮胡子是那么大不敬的行为,这些贵族子弟再游手好闲、再纨绔,也不至于使之形成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而帝王们留胡子嘛,主要是他们自称为真龙。龙有龙须,皇帝为了贴合这一形象,自然就要留上“龙须”。

所以,说古人不能刮胡子,一定要留胡子,也许只是我们的一种刻板印象。而留胡子,同样也只是一时的流行风气,并不是一种死板的规矩。

结语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留胡子会让人显得庄严有阅历。所以古人到了中年,便喜欢留上胡子,让自己显得成熟稳重。至于留成何种造型,多长多短,那便是自己的爱好。但如果有人不喜欢留胡子,刮掉胡子,也并不会触犯什么礼制。留不留胡子纯属个人意愿,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不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0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