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繁衍 >> 工笔与写意听听这些名家怎么说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人们总喜欢拿工笔画与写意画对比,这就好比问你:萝卜与青菜你喜欢吃哪个的道理!所以说工笔画与写意画各有千秋!谈到工笔画和写意画,还有一个话题无法回避。这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时陈履生的一句话:“‘写意’的艺术正在逐渐消失。”
事实上,不但全国美展中工笔画所占席位越来越多,就连美院学生的报读方向,学工笔画的人也是比学写意画的人多得多。甚至在艺术品市场上,追逐工笔画的人同样也更多。对此很多人同意陈履生的观点:“中国画缺少写意的精神和写意的面貌,将失去中国画的精彩。”
捣练图张萱
写意画很难出现一个“大家”
赵利平:盘点广东画坛,“工笔画”画得好的人,比起“写意画”画得好的人多很多,这是为什么?
方楚雄:写意画的难度比起工笔画难得多,它的难度就在于它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学习,并不是说有写实能力就可以画出成功的写意画。我在美院教书带学生,对此深有体会,很难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写意画家。即使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毕业后还不一定能画出像样的写意画。相对而言,工笔画却可以在几年磨炼后,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进全国美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写意画却是很难入选全国美展的。所以现在美院报读工笔画的学生,比写意画的要多很多。工笔画发展的空间会更大,只要在生活上有新的感受,构图和色彩上有新的探索,画出来的工笔画往往就很容易出效果。
写意画需要积累,年轻人很难一下子就达到某个高度。就像齐白石,他七八十岁的画,的确就没有他八九十岁时的画那么好,他也是到八九十岁之后,才达到了自己的艺术高峰,因为写意画靠的就是积累和修养。现在有人以为涂上几笔就是写意画,其实是种误解。还有人一味追求“大气”,力量很粗鲁很外露,很表面,没修养,没内涵,没有苦心经营,这也不是写意画。
所以学写意画的画家,很难在年轻时达到艺术的高度,自然就是学工笔画的人多了。特别是近年来的各种美术展览,参赛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我们当评委的,很少能够看到一张能够打动人的写意画,基本上没看过那种一眼就能让你“哇”一声赞出来的。而工笔画的功夫在画内,有些画的确让人一看就会感叹“这要花多少工夫才能够画出来”,惊叹它的表现力和画面上所耗的时间。
双猴方楚雄
工笔画:改革开放30年进步最大。
赵利平:就像方楚雄老师刚才所说的,现在的美术展览,放眼看去绝大部分是工笔画,有这么多人
方土:应该承认,工笔画的发展相对于写意画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写意画似乎没什么进步,反倒是工笔画在前人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大步。尤其近十年来,不管是画家队伍,还是绘画样式,中国画成就最大的当属工笔画。这绝对不是因为工笔画花的功夫多了,而是工笔画的技巧丰富多样,对客观对象的表现力有了新的突破,某些方面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亚于写实油画。
当然,工笔画跟油画没什么可比性,油画讲立体,工笔画重平面。你看罗寒蕾画我的那张头像,要是换成油画来画我的山羊胡子,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效果。有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工笔画的创新,要看何家英的“羊毛衫”,现在的工笔画的突破,当数罗寒蕾的“牛仔裤”。
好的工笔画,站在它的面前,你都会不自觉地忘了它是一幅工笔画,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很轻松、很写意。就像跳芭蕾舞,许多的高难度动作让你意想不到,简简单单转个身,其实背后藏着不少工夫。
卢延光:现在工笔画受追捧,这跟全民审美也有关系。现阶段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形而下的阶段,很多人涌进美术馆看当代艺术,但他们看的不是画,而是价格。
全国美展作为一个展现自己的擂台,没有分出工笔擂台、写意擂台、半工意擂台,所以只有越极端的画作,才能得到越多人的赞赏。现在方楚雄、罗寒蕾这一辈人的成就,已经超越了方人定那个高峰,但下一辈人,在工笔造诣上要超过方楚雄、罗寒蕾很难,除非达到另外一种极致。
于非闇红牡丹
工笔不是写意的基础
赵利平:很多工笔画家年纪大的时候,转而画写意画,工笔是不是写意的基础?
方土:绝对不是。一般人以为,年轻时画工笔,等到人老了转画写意画,即先细后粗,然而现实能有几个做得到位呢?可以肯定说,工笔不是写意的基础,并不是写实功夫到家了,就能轻易转为写意,这是对写意画天大的误解。要知道,写意画更注重得意而忘形,而工笔画家往往被“形”所困,“忘形”没那么容易,想“得意”,难度就更大了。
方楚雄:工笔画画得越好的人,转写意画往往就越差。孙其峰老师就曾经说过,画画不能从工笔画入手。但很多人以为,学画画就是先学工笔、白描,慢慢地再学小写意、大写意。但其实工笔的审美跟写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是两码事。孙其峰老师的观点就是从小写意入手,以后的发展看性格,性格适合大写意的人就走大写意的路子,性格符合工笔的人就走工笔,这样回旋的余地可能还大一点。如果一开始就从大写意入手,缺乏造型能力,容易空洞、浮躁、肤浅。
方土:画画其实有两难。第一难,既要了解并熟读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样式,同时还要避开它;第二难,既要表现自然界的美,同时又要避免“依样画葫芦”。所以说一幅经典作品的问世,需要画家走进去还要出得来,即继承与创造,将自然美转换成主观之美。
相比工笔画,写意画已经实现了这种转换,画作离客体距离比较远,但它的困难在于,很容易跟老祖宗创造的样式雷同,很难逾越。举个例子,八大山人把松树的松针、荷花的花瓣简到极致,只有那么几笔,再减都减不了了,就这么一招玩绝了。我甚至埋怨:老祖宗们很坏,在开创一种样式的同时,将路径变窄甚至堵住,正所谓“学我者死”。
写意画非常讲究修养,能够支撑起写意画那几条线条的背后,往往需要很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艺术素质,不是简单地去美院上几年学就能具备的。说写意画难,难就难在耕耘季节较长,收获季节来得太晚,因而很多人选择学工笔,易出效果。
我发现有那么一些人号称画写意画,可用的是半生熟宣纸,甚至是熟宣。这样的画乍一看的确很写意,但如果你给他一张生宣,估计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画了。我以为,这是一种假写意,这类型的画家还不少,真正入我眼的写意画家不多,就算有几个画得不错,但要超越前人几乎有待百年一遇。
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工笔、写意没有高低之分。
赵利平:工笔画和写意画是中国画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流传千年各有很多忠实拥趸,对它们好坏的争议一直就没停过。我们想先了解,工笔画和写意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方楚雄:中国画通过写意和工笔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它们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
中国传统工笔画历史悠久,最早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了,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画家,如东晋顾恺之,唐代吴道子、张萱、周昉,宋代崔白、赵佶、李迪等。在宋代,中国工笔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比而言,写意画的出现要晚一点。写意画是从宋代的梁楷开始,他以“减笔画”著名,开创了中国画水墨写意画法的新局面,对后代写意画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工笔画又叫细笔画,写意画又叫粗笔画、简笔画。写意画比较简练概括;工笔画则画得很细,画面造型写实,比较接近客观对象,画画的时候可以慢慢勾勒,渲染得很丰富。所以工笔画的受众面相对比较广,比较容易为人所接受,有没有文化的人看了都觉得好看,很细腻、很精微。
方土:我觉得写意画和工笔画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用的是减法,一个用的是加法。工笔画的创作是在做加法,加到没得再加;写意画的创作则是在做减法,减到没得再减,画得好都是一种极致。
还有一个不同,写意画的功夫表现在画外,工笔画的功夫表现在画内。拿起一幅工笔画,谁都看出画家在上面花了多少工夫。但一幅写意画寥寥几笔,一般人看来觉得简单,而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几笔的背后,一定是经过“废纸三千”才形成的。
宋佚名花卉双禽图
方楚雄:虽然工笔画比较亲民,但工笔画有一个难题,画得不好容易有匠气。但这并不是说写意画就高、工笔画就低,一幅画好不好,关键看格调。宋画那么写实,但根本不会让人感觉有匠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人小品《出水芙蓉》、宋徽宗的《瑞鹤图》、崔白的《双喜图》等等,现在看来一样是很棒的,这些画作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过时的,所以工笔画并不是跟低俗联系在一起的。
写意画在宋代以后慢慢兴盛起来,到明代,中国绘画经历着摹古和创新两种意识的碰撞,写意画迅速发展,徐渭、八大山人达到了高峰。写意画很奔放,画面夸张、变形,强调主观情况,因而画面风格更鲜明。因为写意画抒发的是画家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距离客观对象比较远,主观的东西多了,更容易让人一看就感觉到非常鲜明的个性。但写意画讲究笔墨内涵和修养,它的难度其实更大,受众面也相对较窄。
卢延光: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写意画就是文人画,其实是错误的。文人画的概念很宽泛,按照苏东坡、倪瓒、傅抱石等人的观点,文人画就是脱离工匠味,有文化内涵、修养,包含文学、史学的东西在内的中国画,强调性灵。归结起来文人画就是追求一种贵气,区别于工匠画,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只要是有文化、有灵性的东西就是文人画。
秋冥何家英
收藏工笔画还是写意画?
赵利平:就像方楚雄老师一开始说的,工笔画受众面相对比较广,比较容易为人所接受,有没有文化的人看了都觉得好看,很细腻、很精微。这体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确最受追捧的就是工笔画。很多外行的投资者,看不懂写意画,觉得工笔画花了那么多功夫,花大价钱买下来肯定比写意画值。对这种现象你们几位怎么看?
方土:的确,在艺术品市场上,很多人热捧工笔画,以为看得懂,其实外行一个,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自然,工笔画喜欢的人很多。虽说喜欢大写意的人不多,但历史上并没有让大写意画家吃亏到哪去。例如,与齐白石、黄宾虹同时期的那些工笔画家,有刘奎龄、刘继卣、于非闇、陈之佛等,虽说当年名气响当当,而现在论地位,谁人能跟齐、黄相提并论?历史对这两者的评判是非常公平的,表面上看,画写意画的人在短时间内或有生之年吃了点亏,事实上,艺术是论才情、品位而决定高低。
有句话“求形惹俗目,得意觅知音”。一旦喜欢上写意画的人,多数与我趣味相投,堪称知音。有人就买我简简单单那两笔,有时我画多了,他们反倒不要。
方楚雄:工笔画受追捧,还因为写意画的受众群相对比较窄,要看得懂写意画,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所以工笔画自然比较好卖。
我自己收藏画,更注重收藏笔墨好的写意画。我觉得要自己在艺术上要有提升,还是应该多看点写意的东西。我以后年纪大了,画风会怎么变这很难说,顺其自然吧,但是写意画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好好继承的。
赵利平:但就是有一些刚入行的买家不懂画,整天都会问“写意好还是工笔好”。
宋佚名枯树鸜鹆图
方土:这个话题谈起来还真有点困难。因为这就好像谈论古筝好、古琴好,还是琵琶好?事实上,本来不同的绘画形式就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难处。如果真要比较,也应该是拿当代的工笔跟前人的工笔比,拿当代的写意跟前人的写意比。
但衡量一幅画的好坏,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大原则的:就是看品位,论格调。我真“服”了,梅兰竹菊这么高雅的题材,有人竟然能够将它画得那么媚俗,这类画充满着整个市场,这就说明了题材是无辜的,关键在于画家格调高不高。看这个人是不是搞艺术的料,关键看格调。生活讲究格调,画画更讲究格调。所以说,无论是用工笔画的加法,还是写意画的减法,标准是一样的,就是要通过品位、格调来衡量。
中国画讲究神韵之美。工笔画以精谨细腻的笔法刻画事物,工细逼真,呼之欲出;写意画则用简练概括的笔法描绘事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一个精雕细刻,一个轻描淡写,将中国画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许多人欣赏工笔画严谨的造型和有序的绘制过程,以为工笔画注重写实,而简约的写意风格似乎与缜密细微的工笔画格格不入;更有人认为工笔画不可能存在写意性,因为写实偏于客观再现,而写意侧重主观表现。写意画与工笔画是否是一对矛盾体?
《国画经典》推广宣传部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