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生活环境 >> 北大学霸夫妻隐居深山27年,富豪同学得知
在河北与北京交界的山区里,有一片开阔的耕地,四周山林环绕,风景秀丽。几间简陋的木屋就在耕地旁边,一个孩子从屋后跑出来,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追逐着牛羊。
“别跑了,快来吃饭了。”
他的母亲端着碗从屋里走出来,父亲已经坐在桌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
看上去,这就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实际上,夫妇俩曾经是备受旁人艳羡的北大教师。
在任何时代,他们这样的文凭和资历,都足以算得上是中上阶层人士。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夫妇二人甘愿放弃繁华的城市生活,深居山林二十多年?
人生巅峰?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希望自己能够隐居过桃花源般的生活。
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毕竟都市生活虽然繁杂纷扰,但是也带来了许多便利。
真的要完全抛弃都市生活,进入深山隐居,很多人也只是想想罢了。
但这也并非完全没有人做到,王青松夫妇就曾经抛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隐居深山长达27年。
这条路并不容易,王青松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渐渐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过的其实是简单的田园生活。
他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河南洛阳人。
虽然家境普通,但是王青松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并不像大多数人一样,在认得几个字后就辍学,而是一路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后,王青松进入政府机构任职。
他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多次受到领导表扬,但他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反而一直都兢兢业业。
王青松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很快他发现,这样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是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
他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不同的道路,展现出更多的才华。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后,无数青年开始重新捡起书本复习,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得到改变。
王青松也是其中一员,他也开始在业余时间复习,准备参加高考。
学习虽然很累,但是王青松算得上乐在其中,他一向喜欢读书,此时的学习目的更是成为他最大的动力。
年,王青松参加了高考,虽然并不知道自己会被哪所学校录取,但是他也有着自信——他知道自己考得不错。
放榜之后,王青松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被北京大学录取了,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当时,他在法律系和国政系之间犹豫不决,再三考虑后,他最终选择了国政系就读。
那个年代,不要说是北京大学的学子,就是普通大学的大学生,也都是社会上非常稀缺的人才,王青松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完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彼时,二十二岁的王青松显得特别干练,之前的工作经验让他在气质和外形上和其他学子相比都有些不同。
很快,他当上了班级里的团支书,那时王青松随时都打扮得非常整齐,哪怕是出门一小会儿也要西装革履。
在北京大学求学的那段时间,王青松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和学识。
在本科毕业后,为了更好地找工作,他还报考了北大法律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表现优异的王青松直接被北大留校任教。
至此,王青松可算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就算是在现在,能够在北京大学当教师,仍然是许多人终身奋斗的目标。
当时王青松拥有学识、地位、稳定的工作、众人的尊敬,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优秀的光环,无疑也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成为北大教师并不是王青松事业的顶峰,后来他抓住机会在养生领域又取得了一番成就——当然这与他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有密切关系。
王青松小时候曾经学过武术。
在北京大学就读和教学期间,王青松爱上了读老庄一类的书,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和传统的养生观念颇有见解。
他将所知所学加上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养生理念和操作体系。
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片“养生”热潮,王青松也成为这次潮流中的“弄潮儿”。
不少社会人士在听了王青松的养生课之后,都对他极为推崇,纷纷表示愿意拜他为师。
一时间王青松名声大噪,常常从学校中请假到外面去讲课。
北大校方也对他的这一项专长表示出支持,让他开办起了养生讲座。
当年听王青松的课,每人要交10元钱,现在大家可能觉得10块钱没什么,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价格可不算便宜。
很快王青松便凭借养生课赚了不少钱,更令他感到幸福的是,就在授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张梅。
张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年龄比王青松小了整整一轮。
她慕名前往听王青松的讲座,而王青松在人潮涌动的大厅中,一眼就注意到了气质独特的张梅。
尽管两人年龄相差较大,但是张梅也被王青松深深吸引,两人相识后情感迅速升温,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步入婚姻当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婚后,张梅也进入北京大学教授英语,夫妻俩感情甜蜜,婚姻幸福。
王青松的人生在这一阶段似乎已经完美,家里有如花美眷,事业上一帆风顺,名利双收。
可是谁也没想到,过了几年,随着世事变迁,王青松夫妇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隐居生活
养生热潮退去之后,原本笼罩在王青松头顶的许多光环瞬间消失,这位昔日大名鼎鼎的养生专家遭遇到许多质疑。
为了证明自己,王青松决定报考北大哲学系的博士生。
可是令他意外的是,为什么他的考试成绩明明十分优异,但是却未被录取?
对于这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想通。
王青松决定再试一次,第二年他转考法律系博士学位,但是结果仍然如此。
接连的挫折让王青松感到失望,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张梅在工作上也很不顺利。
学校里在评讲师,但是张梅一连五年都没评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对老师各方面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组织老师们学习电脑。
张梅不喜欢操作机器设备,对此感到很厌恶。
图片源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夫妻俩觉得现在的生活像枷锁一样困着他们,对于教学工作,他们早已失去了热情。
王青松对于养生的研究也没有了动力,他觉得自己在此方面已经非常透彻,没有再继续的必要了。
不管从哪方面看,他们都想要找一条别的出路。
此时,在经济上他们是非常宽裕的,凭借两人之前养生课堂的收入,他们手里攒下了几百万元钱。
在商议后,他们决定为自己寻找一片真正的桃源净土。
年,王青松夫妇搬家了,他们搬到了北京与河北交界附近的一处偏僻山区,在那里有一座张梅父亲的老房子。
王青松夫妇在那里租下了10亩地,就这样住了下来。
当时王青松夫妇都没有从北大辞职,从居住地到学校里上一次课要坐5个多小时的车。
这对他们而言极不方便,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租下来的地没有人照管,就空在那里。
夫妻俩觉得不能继续这样下去,既然决定要回归山林,那么就彻底一点。
年,张梅从北大辞职,两年后王青松也彻底脱离北大,夫妇俩从此在山林中与世隔绝。
王青松夫妇其实并不算融入了当地生活,因为他们不太喜欢和村里的人来往。
村里人觉得这夫妻俩有些毛病,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跑到村里来种地。
王青松夫妇不喜欢村里的人对他们评头论足,他们觉得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世外桃源,于是想要走向更深的大山中。
有一次他们在放羊的时候,无意中走到了一片山沟,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大片的森林和耕地。
他们找人了解了一下当地的情况,得知这一片区域在年前后,曾经有农户进行过开荒耕作,但后来就几乎没有什么人住在那里了。
王青松夫妇于是决定把这多亩地都租了下来,价格非常便宜,长达50年的租期还不到20万元。
王青松夫妇的想法非常简单,他们不想再居住在空气污浊的大城市中,他们只想呼吸新鲜空气,吃健康的食物。
他们也不希望孩子在一个充满污染的环境中长大。
就算一辈子都要自己动手,付出艰苦的体力劳动,他们也觉得是值得的。
为了在当地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链,他们在原先耕地的基础上开垦出40亩地来,种上了玉米、高粱等粮食,还有芹菜、白菜等一些蔬菜,当然桃树、杏树、苹果树也是少不了的。
除了植物,当然也养了许多家禽家畜,其中最多的就是几百只黑山羊。
家畜的粪便成为土地的肥料,种植的粮食除了自家吃,也可以用来饲养家禽,专门养的几头骡子主要用于耕地。
这里不但没有网络、没有电,就连稍微宽阔一点的路都没有。
王青松夫妇光凭着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所有农活的,所以尽管他们很不情愿,但是还是雇了10多个人来干活。
生活所需物资都是由王青松和工人们用扁担一筐一筐挑进挑出。
王青松夫妇觉得这些人其实都在制造污染,到了晚上就要让工人们回家,工作时也不能抽烟,工人们吃过用过的东西都要在回家时带走。
需要说明的是,王青松夫妇虽然是雇主,但是他们也在辛苦地劳动。
王青松挑着斤的担子,比普通工人速度还快,张梅则创下了磨最快的记录。
他们夫妻俩享受着这样纯粹的体力劳作,这让他们感觉到快乐。
他们尽量不使用任何现代科技的产物,包括肥皂、牙膏等等。
张梅洗衣服时都是用草木灰或者皂荚,刷牙则是用盐,食物都是产自自家地里的,筷子直接用秸秆来代替。
自从进山以后,王青松夫妇断掉了之前所有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父母——张梅的父母想要进山来探望他们,也被拒绝。
他们居住的屋子没有让任何人进去过,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有人进去,房屋就会被污染。
搬进山中居住后三年,张梅怀孕了,医院做任何产检,甚至医院。
他们不愿让任何人知道张梅怀孕,所以向做工的工人提出如果不说出这件事的话,就多发块钱。
夫妻俩说,如果孩子的事情总是被人议论,那么也会污染孩子。
后来孩子临盆的时候,是王青松亲自为妻子接生的。
王青松夫妇给孩子起名为小宇,从出生后,小宇就没有走出过大山。
三岁起,父母让他每天都出去放羊,小宇很喜欢放羊,给每一只羊都起了名字,还称呼自己为“山羊司令”。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小宇身心健康,一直到7岁小宇也没有生过病,没有吃过任何药,更没有打过针。
7岁的小宇在这片世外桃源过得十分逍遥,他把那多只山羊照料得很好,只要一声吆喝,绵羊们就会聚集在他身边。
小宇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在大山中长大的孩子,当然,父母也会对他进行教育。
在小宇六岁的时候,张梅就开始用小学课本来给他上课,英语语文和数学是每天都要学的。
张梅说,小宇的日子基本是半耕半读,只有上午用来学习,下午都会在外放养。
在王青松夫妇看来,小宇的体力比城里的孩子们强得多,学习效率也很高。
王青松夫妇都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还让小宇背诵了大量的经典古籍,例如三字经、幼学琼林等等。
重入社会
小宇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学习新的知识非常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梅渐渐觉得小宇的学习不太够。
音乐和美术基本就没办法教授,更重要的是自小宇出生后就基本没有出过山,最多能听一下收音机,接收外界信息。
因此,每次看到外人,小宇都十分兴奋和好奇。
王青松夫妇已经在山林内隐居了二十多年,他们大约花费了万元。
此前一直都是由两人多年来的积蓄来支撑着,要维持这里的正常运转,依然需要雇佣至少10名工人,每年的花销不可小觑。
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经济来源和儿子的教育问题。
尽管王青松夫妇都曾经是北大教师,可以教授孩子基础学科的知识,但是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长期与世隔绝对小宇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大好处。
小宇对课本上的许多东西都非常好奇,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他几乎一无所知。
因为他从未有过小伙伴,所以当他看到书本上有一群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的画面时,感到十分吃惊。
这也让王青松夫妇意识到小宇极度缺乏社会教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他们一方面希望让孩子在完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长大,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是否剥夺了孩子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
虽然他们享受隐居在深山中的生活,但是孩子是否也喜欢这样呢?
就算他喜欢,这样的心态又是否来源于完全没有别的选择呢?
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再三权衡和考虑后,王青松夫妇准备再次回归社会。
此时距离夫妻俩搬进山区居住已经过去了27年,一位曾经的同学在得知两人的消息后,特意来到这里探访他们。
这位腰缠万贯的富豪,见到当年意气风发的老同学王青松夫妇后,不由得哭了起来。
在他印象中,王青松是衣冠楚楚的北大才子,现在跟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任何差别。
衣服破旧、蓬头垢面,手上布满了老茧。
当年长相秀丽、气质出众的张梅,也比同龄人显得老了许多,衣着打扮毫不讲究,与农妇无异。
如果不说,任谁也想不到他们曾经是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教师。
可以说,赶来相认的时候,他根本就认不出这两人是谁。
这位同学对此觉得十分荒唐,也为夫妇俩感到难过,他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人才。
他告诉王青松夫妇,如果需要钱就直接跟他说,他可以资助,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过日子了,太遭罪了。
尽管王青松十分感激这位同学的好意,但是他还是婉拒了。
他和妻子住在山区中的乐趣和安宁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他想要的并不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在一个世外桃源过着平静淡然的生活。
他和张梅已经享受过丰盛的物质,挣到过许多钱,曾经名利双收,但是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他也许并不会考虑要离开大山。
王青松也考虑过经济问题,他打算将自己地里那些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这样的产品价格肯定不会低,王青松初步考虑其价格应该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10倍以上。
如果能将这些农产品正确营销,那么王青松夫妇又可以获利不少,也能为他们再次回到山林中打下经济基础。
没错,王青松并不打算就此永远回归社会,他打算以后还要回到自己的世外桃源去。
离开山区,回到现在社会的王青松夫妇,在短时间内很不适应,科学技术在这十几年间得到了大幅度发展。
城市跟他们当年居住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电子产品和网络,对于王青松夫妇来说,更是全然陌生的东西。
如今,他们正和小宇一起学习使用电脑和上网,重新学习如何走进社会。
小宇对于一切新生事物都充满了惊喜和期待,他像一块海绵一样飞速吸收着一切新知识。
尽管王青松夫妇有些跟不上潮流,但是他们对此很是乐观,觉得只需要三年就应该完全可以适应了。
许多人都对王青松夫妇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尽管许多人都有一个隐居的梦想,但是像他们这样如此彻底地抛弃城市生活的人还是不多的。
不过人各有志,王青松夫妇只是在坚定地追寻他们的理想的生活。
祝愿他们一家能够在回归社会后,继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完-
参考资料
洛阳网:《洛阳籍北大教师王青松遁入深山当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