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中)指导技术员使用B超仪测定种鸭活体指标。 资料图畜禽种质资源作为畜牧业的“芯片”,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山东青岛市明确具体畜禽保护品种,出台相应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和规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围绕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聚焦保、育、测、繁、推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打出一套畜禽种业振兴“组合拳”,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良种“芯片”。加强种源开发利用首个肉兔新品种打破国外垄断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孕育了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早在年,青岛市全面启动实施畜禽良种保护政策,十几年间共建设国家级里岔黑猪保种场1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4个。其中,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琅琊鸡、五龙鹅并称为青岛“畜禽四宝”,加上新发现的遗传资源胶东黑山羊,青岛市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达到了9个。多年来,青岛立足资源禀赋,致力于种源创新及开发利用,多个品种打破了国外垄断。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我国草食家畜一员的肉兔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源头却相对薄弱。“我国肉兔良种一度被国外垄断,受制于人。”康大集团项目开发部总经理刘永需坦言,面对这一现状,自年开始,康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投资上亿元从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地引进10余种世界优良品种,开发利用本土肉兔品种,历时6年育成康大1、2、3号肉兔配套系,并于年10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的新品种认定。“作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禽畜新品种,康大肉兔配套系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从此打破了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垄断。”刘永需十分感慨。打破垄断只是开始,因地制宜才是关键。据介绍,康大肉兔配套系具有产仔多、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屠宰率高等优势。目前,通过持续选育,多个品系组合的性能指标已超过国外配套系,且适应性和抗逆性优于国外配套系,更适合我国现阶段肉兔养殖水平。对育种创新的突破不止于此。为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集团年起启动培育世界首例彩色肉皮兼用兔配套系,目前麻色配套系在全国4个地方的中试试验顺利结束,计划于年10月启动新品种审定流程。“审定后,预期年推广彩色肉兔配套系30万只,生产优质型商品彩色兔万只,与养殖普通白色肉兔相比,预计每年将带动农民增收万元。”刘永需表示。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实现肉鸭良种效益最大化畜禽种业涉及育、繁、推等多个环节,只有做好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和集成,良种优势才能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针对国内肉鸭85%以上的市场被英国樱桃谷鸭和美国枫叶鸭占据的情况,年,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联合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院士团队启动了肉鸭新品种培育项目,历时8年,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新品种,预计到年,“中新鸭”新品种的省内市场占有率能达到30%,初步实现进口品种的替代。然而,品种的创新并非一日之功,成功的背后取决于育种技术的突破。据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科技项目总监黄河介绍,在多年科研和基础育种工作中,团队构建了第二代高质量染色体水平的北京鸭参考基因组,建立了北京鸭多组织时空表达数据库;发现了决定鸭体重和饲料利用效率(FCR)的主效基因,并率先将该基因用于分子育种;发现了多个与肉鸭FCR、皮脂、胸肌和肌间脂肪性状显著关联的基因,为肉鸭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同时,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全自动鸭自由采食与体重发育记录的智能设备,创建了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