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种类 >> 云南游记石林弦歌跳月,偷看彝家俏阿妹
石林中,除了数不清的刀山剑丛,还不时传出歌声与欢笑。撒尼族人懂得利用空间,他们抓紧每一个山的空隙、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以感染世人那颗已经麻木了的心。
远远就听见一阵乐响,伴随着人声鼎沸,笑声不断。转过山来,见一群群彝族的阿爸阿妈,正欢快地跳着歌舞。阿爸们吹奏弹唱民间器乐,阿妈们舞姿轻盈,他们用原始、本真的舞蹈,来歌颂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舞蹈中可以看出,这是在劳动的艰辛与收获之后,满足于布衣素食,粗茶淡饭,而生出的一种情结,活出的一种境界。他们用最直接,最朴素,最自然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很多游人也不由自主加入到她们舞动的旋律中,感受他们的笑声,分享她们的欢乐。
说起撒尼族,需要费点口舌,这要从彝族的根上说起了。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国外也有彝族,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美国、英国、法国。还有一些分布在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
彝族在我国有.23万人,云南有.8万人,占了整个民族三分之二的人口,由兹,诺,曲诺,阿加和嘎西等级组成。曲伙为依附统治阶级(兹,诺)的半自由民,锅庄娃子为完全没自由的奴隶。彝族北部方言,将“曲”直接汉译为“白”的意思,因此曲伙就被翻译成了白彝。
阿加等级被译为安家娃子,嘎西等级被译为锅庄娃子。黑彝为贵族,如果黑彝与白彝通婚,则会降为白彝。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平民,道德约束不同,衣食住行也有很大区别。
撒尼在早期被称为“倮倮族”,他们认为“倮倮”是不受尊重且带有侮辱语气,因此,不喜欢这个称谓。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自称“尼”,汉族称他为“撒尼”。其他支系称其为“撒尼泼”,撒尼便作为该族群的正式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撒尼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他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物质的需求。在与撒尼人交流时,会听到“阿着底”这一说法,在撒尼语里“阿着底”的“阿”,意为“水”,“着底”是“平坦的坝区”“平坦的土地”之意。
因此,撒尼人历代先民们,一直寻找在蓝天白云下,鲜花绽放、郁郁葱葱、河水清澈透底、牛羊成群又肥又壮的福地。最终在云南石林找到了满意的“阿着底”。
于是,撒尼人就在这片理想中的水明地秀之地开垦、扎根了。撒尼人在全国总数约为10万余人,其中居住在云南的撒尼人约为9万余人,居住在石林的撒尼人就多达6万多人。
撒尼族的传统民族服装绚丽多彩,尽管机织布料的服装早已进入彝家生活,但服装依然用古老的织布机织布,用原始的传统工艺制作服饰。
妇女们用麻纺线、织布、飞针走线,挑花绣朵,缝制自己喜欢的“阿诗玛”服装。她们从少年时代就练出娴熟的刺绣技艺。刺绣时,不描样、不划线、胸有成竹,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想象力,用灵巧的手指,刺绣出多姿多彩的图案。
撒尼人的刺绣图案,并非凭空想出,而是源于生活。独具特色的山川地貌、风物特产,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经过她们的摹拟、提炼、概括,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成为变化多端、鲜艳夺目的图案。美雨花、太阳花、八角花等代表了撒尼人爱美的心理及祈福意味。而那些生气勃勃的虎,则是撒尼人的图腾标志。
路南的撒尼服装,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男装多以布为料,传统的火草、麻布衣。款式为对襟上衣,外套坎肩,下着宽裆裤。女装以前短后长的右襟衣、中长裤、系腰裙、饰背披为主要款式,服装色调多为白、浅蓝等色。
年老妇女多用黑、红二色箍围,青年妇女则用多色。姑娘的布箍在双耳部,立有一对三角绣花布片,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传说这种布箍头饰,是仿天上的彩虹制作的,用以纪念一位投火殉情的姑娘。足饰多为尖鼻绣花鞋;佩饰有铃纹挂包、麻线挂包、挑花挎包、挑花腰带等。
彝族的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笛、铜鼓等,制作甚是简练,砍一节水桶粗长的冬瓜树,打凿成水桶样的圆空心,一头蒙上一张刮掉毛的山羊皮,一头嵌上一个木板制的五角星,就成了三弦筒。
再砍一节一米多长的香椿树,一头雕刻成握手状,一头锯上个穿洞榫,就变成了三弦杆。弦杆横凿入弦筒里,弦码处置上铁皮片,再配系3根牛皮线(弦),就成了大三弦。
小三弦也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用马樱花木或刺梧桐木制做,弦筒直径15~20厘米、弦杆长50~70厘米。弦筒正口蒙以绵羊皮,筒后敞口。弦杆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两侧设三个线轴。弦杆正面为按弦指板,弦丝由瘦山羊小肠制作而成。
弹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弦杆斜横于腹前,弦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弦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甲和指尖部位,按弦取高低音。右手食指上两节套弹拨器触弦发音,弹拨器酷似空心的小陀螺,木制或骨制,以黄牛角尖制成的最佳。
另外,竹笛和树叶,也是撒尼人交流感情的乐器,竹笛用粗细适宜、皮薄节长的竹子制作,长约一尺,七个眼,不贴竹膜。特别是小竹笛发音激昂活泼,似“百灵鸟”在欢唱,如“叫天子”飞入云端。
撒尼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不跳舞、不唱歌、不讲话,只借助竹笛和树叶来倾吐彼此的爱慕。约会时,小伙子吹竹笛,小姑娘则用一片树叶,吹出优美的曲调回答对方,竹笛和树叶帮助他们成为恩爱的侣伴。
撒尼族能歌善舞,“阿细跳月”是最流行的舞蹈,舞蹈的起因是在很早以前,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他们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大火扑灭后,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
舞者边弹边唱边舞,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掌,动作反复循环。胯部左右自然摆动,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
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和声下,女子拍着手,与之在一进一退中进行心灵沟通,动作粗犷健美,情绪热烈奔放。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火”的本性。
还有大三弦舞。舞曲热烈,动作鲜明,加之乐响节奏有力,音色浑厚的伴奏,形成粗犷、乐观的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彝族昂扬向上、热情奔放的性格。基本舞步是走三步蹬两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变化队形,又称“三步乐”或“跳乐”。
舞蹈有快慢之分。“慢三步乐”速度缓慢,适合老年人跳;“快三步乐”速度较快,为年轻人所喜爱。两者还可配上相应的歌声,载歌载舞,使气氛更浓烈。
此时,撒尼人为欢迎宾客的到来,正热情奔放的跳着舞蹈,豪放的舞姿,成为了石林的一个热点。围拢着的游客看到,他们刚健豪迈的舞步震动着石林,朴实的大三弦拨动着心弦,舞者清脆有力的喝声响遏行云。那热烈的场面,使观众热血沸腾起来,不住的叫好声此起彼伏。
合着旋律,他们踏三步起一脚,同时拍三掌地欢跳起来,如百花盛开,似彩云过路。舞兴正浓,伴之以歌;意犹未尽,则爆发出“哦,哦!”的呼声。
弦声、掌声、歌声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一刻比一刻欢快,一刻比一刻激昂,似大江河流奔腾,如万马千军行进,激荡着山峰,摇曳着林木……
高潮时,在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着“罗哩罗,罗哩罗哩罗”,意思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呼唤。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舞蹈的气氛中。
撒尼族的阿妹漂亮,红红的脸蛋,细细的眉毛,悠扬的歌喉,吸引的游人中帅男靓女心里痒痒,纷纷找到他们,请求借服装拍照,而率性的撒尼人很是爽快,于是,这些五颜六色顿时蔓延了起来,到处是姹紫嫣红的色彩,到处是撒尼人的身影,仿佛一团团火焰,在石林中熊熊燃烧着…….
色彩的传播是那样快,很快吸引住拉孙孙的爷爷奶奶,诱惑了怀抱幼儿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心被挠得生生的痒,于是,也忍不住上前换下撒尼族服装拍照、跳舞。这个时候,石林的血脉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这些中老年的眸子里,从那些儿童彤红脸蛋中,便可以看到撒尼族爽然的灵魂……
读石林,更悟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受,撒尼人用这种心情,去抚慰一种现实,凸现一种存在,让天空的影子,去勾勒人与石凌飞的舞蹈。
这种民族的舞步,于漫漫历史变迁中执着地延伸,合拍着祈祷的歌谣,抖落了撒尼人蒙上的岁月尘埃,合着山峰的影子纵横着激荡而来……
此时凝望石林,就像凝望着过往的无尽岁月,我想,它们未曾改变过自己的体魄和一颗执着的心,或许有一天,山川会改变,石林会扭曲,但撒尼人不会变,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有着豪迈的信念,就像石林中的老树一样,会始终保持着绿色,保持着生命的欲望,绿色能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