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形状 >> 羊角是公羊独有的器官错,母羊照样可以有角
在一些动画片中或者是宝宝绘本中,公羊、母羊都是有角的,比如美羊羊就长着一对羊角。但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母羊是没有角的。那母羊到底有没有角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大多数的母羊是没有角的而已。那么,母羊有没有角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羊为什么有角?
其实不止是羊,所有的有蹄类动物大都是有角的,只不过相对而言,雌性通常没有角或者角不如雄性的大。这是因为对于食草动物的有蹄类动物来说,角是它们生存需要而演化出来的器官,通常有两个主要的作用:第一是面对食肉动物时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第二是争夺配偶时,角会成为唯一的竞争武器。而且在有蹄类动物中,竞争都是雄性参与的,因此雄性的角要比雌性更加的粗壮。
家羊从种类上看可以分为绵羊和山羊两大类,这两种羊是由不同的野生羊驯化而来的,而且从驯化时间上看,绵羊的驯化要比山羊早了约-年。根据科学家们对绵羊和山羊的基因分析和对比发现,绵羊是由盘羊驯化而来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3-1.1万年前,最早驯化盘羊的是西南亚地区的人。(下图为盘羊)
而山羊的野生祖先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野山羊,驯化时间大约在距今约1.2万年前,最早将野山羊驯化的是生活在中东地区的人。
由于盘羊是牛科羊亚科盘羊属下的物种,而野山羊是牛科羊亚科山羊属下的动物,二者是同科不同属的动物,所以它们驯化后的绵羊和山羊是存在生殖隔离,很难繁育后代的,而且即使繁育出后代,后代也不具备生育能力。
无论是绵羊和山羊,它们的野生祖先都是有角的,所以,作为驯化后的物种,它们的角依然存在,只不过,在人工驯养下,它们不需要防御天敌,同类同性的竞争也变小(养羊人会将大多数的雄性“去势”,也就阉割,所以同性之间的争斗就少了,这样有利于雄性提高产肉量),再加上人刻意地将那些角大地淘汰掉(攻击性太强),所以现在的绵羊和山羊的角要比野生祖先小很多了。
母羊到底有没有角?
由于绵羊和山羊都有着上万年的驯化史了,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不同的人工选育下,无论是绵羊还是山羊都出现了多个品种,而不同品种之间的性状有较大的区别。我们以山羊为例。
山羊是由野山羊驯化而来的,而山羊的雄性均有大而长的角,壮年的雄性山羊羊角长度可达1米,而雌性山羊大多数也是有角的,不过它们的角比较的短。这就使得山羊也是有角的,不过相比较而言,人们会主动地筛选那些有角的雌性山羊(减少有攻击性的个体),这就造成了许多人工饲养下的雌性山羊没有了角。其实,山羊有没有角是基因决定的。
有角和无角在山羊中的基因表现是用大小写的H来代表的,大写的H是有角,小写的h是无角,其中有角的雄性山羊的基因表现为HH或者Hh,有角的雌性山羊基因表现为HH,而无角的雄性山羊的基因表现为hh,无角的雌性山羊的基因表现为Hh或者hh。简单地说,当雄性有角时,其基因表现不一定,有可能是HH,也有可能是Hh,而雌性想要有角其基因表现必须为HH。
因此,当亲一代的雄性和雌性山羊基因表现都为HH时,其后代必然是有角的(HH),即便是雌性后代也不例外。但是当亲一代中雄性基因表现为HH,但雌性基因表达为Hh时,其雌性后代就不一定有角,因为在结合后,雌性后代的基因表达可能是HH,也可能是Hh,前者有角,后者无角。
从上面的基因表达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羊群中,有雌性有角时,它们与有角且基因表达为HH的公羊交配,必然是能够生出带有角的雌性小羊的。当然,以上的基因表达只是角,与激素无关,所以即使有角的母羊,它也不会像雄性山羊那样长出“山羊胡”,而且其雌性的器官是正常发育的。
总结
家养羊的野生祖先雌性大都是有角的,只不过它们的角很小而已,但是在被人驯化的过程中,那些长角的雌性会被筛选掉(攻击性强、更活跃,不利于产奶和产肉量)。所以,有角的母羊比较少。但是没有角的母羊其基因表达可能也是Hh,当与有角的雄性结合时(Hh+HH=HH或者Hh;Hh+Hh=HH/Hh/hh),也可能会产下基因表达为HH的雌性羊,所以,母羊有角虽然不是常态,但却是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