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奔跑的山羊让农民脱贫有奔头网信静海

发布时间:2022/11/25 21:25:01   

王湾村养殖的黑山羊。陶建/摄

“你看山上的黑羊长得多好。”顺着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马志广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群羊正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悠闲的吃草,几只小羊还在追逐奔跑。

在天津市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指导下,18日,“‘津陇同心脱贫攻坚’网络扶贫公益宣传暨天津原产地探访”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探访脱贫一线。

年,甘肃省镇原县方山乡在天津市静海区的支持下,利用王湾村姚山组闲置土地发展黑山羊保种繁育项目,投资万元,采取“围栏牧场+窑洞养羊”的养殖方式,建成万只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在姚山组流转土地亩,有窑洞57孔,养殖黑山羊只。

“这个山头在黑山羊基地没有建成的时候都是废弃的。流转以后,现在每年付给农户租金一万多元。合作社还雇佣村里的残疾人贫困户工作,帮助残疾人脱贫。”

今年50岁的村民师继宗,3岁时得病导致右腿残疾,家里父母身体不好,还有一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靠种植19亩土地生活,“只能勉强糊口”。前些年老父亲出了车祸,为了治疗家里又借了几万块钱。“现在每个月能领到元的工资,还还了1万的借款。”今年3月师继宗来到合作社工作,说到现在他乐个不停,“现在就是好好把羊养好,把借的钱还上,以后生活肯定越过越好了。”

合作社不只帮扶了困难群众,还带动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张大湾、贾山、高中山3个村把天津帮扶资金中的“+”产业合作社奖补资金万元注入了该合作社。现在按照本金3%的比例,每年每村分红3万元。

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通过投母还羔的养殖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合作社向姚山组27户农户,每户投放基础母羊只,由农户分散饲养,合作社保底价回收繁殖的羊羔。

“以前,大家觉得山羊养殖没有前景,基本都放弃了。现在,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农户自发养殖的黑山羊从以前的多只,发展到现在的多只了。养羊也从1只,翻到了现在的2只。”马志广说,“现在养殖收入已经占到王湾村村民收入的56%。”

养殖业的发展还激活了当地多亩优质成草(紫花苜蓿)资源。合作社与40户贫困户签订优质饲草种植协议,每户至少种植3亩草,大量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杂粮、麸皮等饲草(料),使闲置和浪费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农民增收。还能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务工难的问题。

“镇原县有养殖的传统,也有像黑山羊这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羊种,肉质特别好。在天津市静海区的帮助下,通过扶贫资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既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又能为村集体创收。”镇原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宝印表示,“我们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农户认可,都能参与进来。”

天津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镇原县扶投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新静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设30万只肉羊5万头肉牛万只肉兔屠宰厂和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屠宰、环保等设备安装,7月底前可全面投产运营。该项目建成后,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资产收益、订单购销、务工增收、技术培训等,能够带动多人稳定就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6乡镇62个村集体经济和养殖合作社、养殖户发展壮大。此外,项目还将带动种植养殖、冷链包装、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今天早晨屠宰场那边的张总还给我打电话,说咱们当地的不论是黑山羊,还有其他羊,他都能收购,价钱还能高些,销售他们也能解决。农户省心,收入也有保障,听说还能卖到大城市去嘞。”马志广高兴地说。

(责编:胡昱喆、崔新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