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繁衍 >> 历史上一种刑罚,让人既高兴又难受,到最后
“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提到笑,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表达快乐。然而笑不仅是表示开心快乐,也有苦笑,讥笑等反面词。而且有时候人们的笑,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乐极生悲,就指人开心到极点时,发生了极其悲伤的事。
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无论什么情绪或者事物,一旦过了度,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后果。在古代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极其折磨人的刑法,位于历史酷刑之首。这一刑罚让犯人持续大笑,处于极度兴奋快乐当中,然而人身体机能是有其的一定平衡,一旦大笑过了度,快乐就变成了痛苦,让人生不如死,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将犯人置于死地。“笑死”,听起来是让人快乐地死去,其实是无比的痛苦与折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也是这个样子。一个国家必须有法规的保障,才能维持安定与和平。然而这背后则是相应的惩罚。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管理,减少犯罪,制订了极其严格的法律制度。甚至有少部分统治者出于个人的恶性喜好,发明出一些丧心病狂的严酷刑罚。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古代分封制体系中,人的地位有三六九等之分,普通百姓的性命在大部分统治者眼里如同草芥。在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受刑的场面,这些人主要是犯人和没钱没权的穷人。电视剧里动不动就株连九族,午时斩首。在众多的刑罚中斩首即是死刑,已经算得上是最严重的审判结果。然而相比一些让人生不如死的刑罚,斩首也算得上是最痛快的解脱之法。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刑罚数不胜数,比较轻松、死状不那么恐怖的死刑有饮毒自尽,三尺白绫自缢。专门设计用来折辱人的刑罚有宫刑。还有一些极其恐怖,违反人道,丧心病狂的刑罚,五马分车,腰斩,凌迟而死,烹煮,剥皮等,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这些刑罚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生把人折磨致死。笑刑可被称为百刑之首,笑刑顾名思义就是让犯人一直笑,听起来似乎很轻松。“笑死”本来出现在玩笑话中,变成现实就不是那么可笑了,这一刑罚让人一直笑,直至死亡。笑刑之所以被称为酷刑之首,原因在于其残酷性,这一刑罚生生把人折磨致死。有人认为笑刑多好,不像五马分尸那么残忍,笑着死去。殊不知笑刑的残酷性在于人活着慢慢地受折磨。人在大笑时,会引起血压升高而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时间保持大会导致心脏抽痛,麻痹,最终死于心脏骤停。这一刑罚的残酷性在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知道自己将死,但死前的那种摧残比死亡更令人恐惧。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在汉代就出现笑刑,但这种刑罚一开始并不是用来惩治普通的犯事百姓的,主要用于贵族身上。因为笑刑即能起到惩治作用,还容易快速恢复不会留痕迹,不像杖责等刑罚会留下疤痕。而后慢慢的发展成为能致死的恐怖刑罚。
在西方也有这样的刑罚。17世纪,正值欧洲战争时期,为逼迫战俘屈服套出情报,有人发明笑刑。在受刑人脚底涂上蜂蜜,白糖等,然后让山羊不停地舔舐,直到受刑者崩溃求饶。有书籍记载受刑者从一开始的大笑变成痛哭,甚至会出现抽搐呕吐等反应。长时间处于痒这样的身体虐待中,人们的身体会出现不自主的强烈的生理反应。
痛快解脱的刑罚也好,折磨致死的刑罚也罢,这些种种归根到底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震慑力,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所发明的,这些丧心病狂的刑罚极其违背人道主义,也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抛弃。在如今公平公正的法治社会下,违反社会秩序的自然会受到其相应的惩罚。比起酷刑,合理的法治才能促进社会稳定。
参考资料:《镜花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