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种类 >> 绝地生灵长江源野生动物科考记下
[爱卡汽车汽车文化原创]
上期内容回顾:绝地生灵长江源野生动物科考记(上)
书接上文,在当曲湿地近距离接触到诸多保护动物后,经过一整天的适应,多数队员的高反状况也缓解了许多。科考队正式驶离公路,深入长江源腹地,展开多项硬核的科考调查工作。我们将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前方各种艰苦的挑战在迎接着全体队员。
下载爱卡汽车App获取更多汽车、摩托车资讯
在沱沱河生态保护站了解了青藏高原上的水体监测对于中国水系乃至世界气候的重要意义后,我们第二天便出发进行实地采样调查。目的地是距离沱沱河沿大约一小时车程的雅西措。措在藏语里是湖泊的意思,它是长江源头沱沱河左岸外流的一个淡水湖。
鉴于此前我剧烈的晕车反应,从今天起我将全程驾驶这台五十铃mu-X。相较于我自己的那台老款D-MAX的4JJ13.0T柴油发动机,这台BluePower1.9T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震动和噪音改善了非常多,几乎可以媲美汽油发动机。不过低转速区间的扭力输出也弱了很多,海拔m左右驾驶需要保持较高转速已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泊数量最多的三个之最,所以我们把青藏高原的湖泊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在雅西措旁为机动艇充好气,换上专用的连体防水救生衣,准备进入湖中取样调查。这次将对它进行三项科考调查,分别是取水源样本、测水质以及取湖底沉积物。
保护站专职的科考人员向我们展示了所用到的监测设备和使用方法。左侧黑色盒子内的是水质检测仪,可以获取水温,氯含量,PH值等等多种信息。而下方连接有绳子的设备是取湖底沉积物的器材。通过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点的水体氯离子含量可以研究农药在自然界中的降解过程。而湖底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揭露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离岸较近的区域淤泥较多,船尾的舷外机在吃水深度不够的情况下无法使用,需要队员们将船推入湖中。湖底的淤泥非常粘稠,每迈一步都需要花费大力气将腿从上一个脚印中拔出来。在m高原,稀薄的氧气含量走几步都会喘得厉害,但每个队员都在拼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过我们还是高估了雅西措在这个时节的水深,充气艇行驶的全过程中都未能使用汽油机,全部靠队员们在水中推行和用浆划水,这在高原上对于每个人的体能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最终我们的团队顺利的完成了所有任务,取水样、湖底淤泥样本,将会带回科考站作进一步分析,水质仪的各项数据也均记录在案。
结束了雅西措的科考任务,车队继续前行,向沱沱河腹地的班德湖保护站进发,这也是此行中最关键的一站。班德湖作为青藏高原上斑头雁重要的繁育地之一,我们将在班德湖展开多项调查工作。
抵达班德湖保护站后,科考队便在此扎营,今晚我们将在海拔m的班德湖露营。凌冽的大风和稀薄的氧气注定今晚绝不惬意轻松,但这绝对也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独特体验。
雅西错水文调查----1
班德湖保护站同样是由我们的领队杨欣老师牵头建立。在此之前,在班德湖偷盗斑头雁蛋的行为非常普遍。年由政府出资建立保护站,民间志愿者团体维护运行,截至到现在这里的斑头雁的种群数量已经翻了3倍。
保护站通过高清摄像机监控可以实时观察记录湖心岛斑头雁的状况,通过湖底的光缆,保护站内就可以遥感监控湖心岛上斑头雁的一举一动。同时保护站配备了16TB的存储硬盘,用以收集记录拍摄画面。
除了监控摄像机外,保护站也配备了观察孔,大倍率望远镜和相机镜头,从保护站的集装箱屋内便可观察和拍摄远处湖心岛的斑头雁。
在了解完班德湖保护站的大体情况后,我们趁着午后的夕阳,取车来到保护站附近的达尔宗山执行当天最后一项科考任务。攀爬至海拔余米的达尔宗山山顶,搜集此前预埋的红外相机拍摄的素材。
保护站周边方圆数十公里,埋放着成百上千个红外摄像机。它们侦测到有野生动物活动便会自动开启记录功能,拍摄视频和图片素材。当地牧场主吐旦旦巴老师管理着这些红外相机,每个预埋地点他都在心中了如指掌。
右面这位就是保护站所占地的牧场主吐旦旦巴老师,除了放牧之外,他更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自己牧场内的野生动物保护任务。此前这里的红外相机就曾经拍摄到稀有的雪豹捕食羊羔画面,这次我们也非常期待着能够再度在相机素材中看到雪豹的身影。
在晚间整理素材的过程中,可谓是收获满满,在近四五个月的海量拍摄素材中,我们还是看到了诸多稀有野生动物的身影。首先是兔狲,它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荒漠、草原或隔壁等比较贫瘠的地区。主要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四肢短小,宽脸盘,长毛是它有别于猫的特征。
相较于其他野生动物,赤狐其实是中国西北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了。犬科超强的适应能力让它们可以在森林、草原、荒漠、高山、丘陵、平原及村庄附近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它们对于平衡啮齿类动物数量,防止鼠害有着重要意义。
众望所归,我们最终在海量的拍摄素材中发现了雪豹的身影,作为青藏高原的顶级掠食者,大型的岩羊、山羊都在它的食谱中。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王者,非常大的草原面积才可以供养足够多的食草动物,从而满足一只雪豹的捕食需求,因此能看到它的身影也是非常的幸运。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青藏高原上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经过一天的奔波,回到营地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是所有队员最大的愿望。保护站的志愿者们为我们准备了简单却可口的饭菜。能在条件如此艰苦的保护站吃上多种新鲜的绿色蔬菜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了。
为了第二天继续开展有关斑头雁的调查保护工作,全体队员都需要在保护站留宿一晚。而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搭帐篷露营。第一次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露营,夜间非常低的气温和寒风我们的高山帐篷以及专业睡袋都可以很好得应对,只不过高反产生的失眠需要自己去调整克服。老实说,这一晚确实非常的难熬。
红外相机素材收集
翌日清晨当我们走出帐篷看到美丽的班德湖的一刹那,昨天露营所有的不适都释怀了,近在眼前的斑头雁,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远处的雪山,清晨一睁眼就是如此美景,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每年10月中下旬斑头雁会飞跃西玛雅拉山脉,到尼泊尔印度等地越冬,到了来年4月份,成年斑头雁飞回繁育地繁殖哺育幼崽,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迁徙行为也让它得名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的鸟类。而青藏高原上丰富的水系就是斑头雁的繁育地,得益于班德湖近些年的保护工作,如今每年都有数千只斑头雁来这里固定交配繁殖。
班德湖因湖畔的班德山得名,在藏语中“班德”译为行走的僧侣,这也是当地藏民根据班德山的轮廓外观为它命名的。清点班德湖保护站的斑头雁数量是保护站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保护站建立之初,这方面也请教了很多鸟类方面的专家和爱好者,目前保护站的工作是每5天统计一次斑头雁数量。
我们此行使用了两种方法清点斑头雁数量,一组为地面部队,渡过沼泽地,在地上披盖伪装网使用单筒望远镜直接清点湖心岛上的斑头雁数量,另一组空中部队使用无人机,分区域航拍图片,放大以后清点斑头雁数量。
观测数量由多位队员同时进行,每次观测结果取多人数据的平均值。由于斑头雁无时无刻都在活动,有时外出捕食,有时返回巢穴哺育幼崽,因此每次种群数量观测调查会在一天之内分三次进行,每次间隔半小时,最终结果再取三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获得的数据是比较准确,具备较高参考性。
而空中部队由我们团队经验丰富的航拍飞手严老师出马,使用的无人机是大疆Mavic2Pro。这次我们也发现在高海拔空气稀薄的地带,体型较小的无人机桨叶不能提供足够的升力,起飞困难、抗风能力差导致非常容易炸机。在高原进行航拍作业,性能优秀的无人机和经验丰富的飞手缺一不可。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画面,除了大量斑头雁之外,我们还看到了黑颈鹤、赤麻鸭,凤头鸊鷉等多种鸟类。据专业鸟类专家统计,班德湖的鸟类共计有50余种。所以在清点斑头雁数量的过程中,队员们也需要认真仔细区分各种鸟类。
在统计鸟类数量之余,我们还进行了一个素材收集工作。土旦老师在遥控船上安装了一个专业收音设备,接近湖心岛的斑头雁,为斑头雁纪录片收集它们的原声素材。不过很遗憾,由于当天的风浪较大,我们的小船没有完成录音任务。
斑头雁种群数量调查
在行程的末尾,队员们还来到了吐旦老师的家中做客,近距离的了解和感受真正的牧民生活。吐旦拥有23万亩草场,每几个月就会带着牛羊迁徙到新的草场放牧,让草场轮休可持续发展。因此他的住所也有多处,为了防止在空闲期间有熊闯入,除了修建高高的院墙外,房屋的窗户也很小,尽可能减小熊闯入的可能性。
吐旦老师的姐姐和姐夫也拿出了很多特色奶制品和风干肉招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手工酿造的牦牛酸奶,毫无添加的酸奶上漂着厚厚的油脂。经过发酵之后酸度非常高,倒上大量的白糖搅拌着放入嘴中,我真的从未尝到过如此美味醇厚的酸奶。
恋恋不舍的告别吐旦老师的住所,我们的野生动物科考保护之旅也正式踏上了返程的路途。历经了多项考验意志力和体能的硬核科考项目后,我们穿过沱沱河,重返G青藏公路,踏上了返回格尔木的路途。随着海拔的逐渐下降,身体的不适感逐渐消失。不过青藏公路上还有着一整天的颠簸车程等待着我们。
在返程的路途上,我们再度经过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保护站。索南达杰作为青海治多县县委副书记,在保护藏羚羊的过程中倒在了盗猎分子的枪口下。正是他的牺牲让默默无闻的可可西里变得家喻户晓,我们的领队杨欣老师在年通过义卖自己的著作《长江魂》筹集了资金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后来索站移交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也成为了可可西里保护站的中心站,起到关键的中枢作用。
再度翻越昆仑山,回归了柴达木盆地,我们的行程也在青海格尔木画上圆满的句号。在最后简单的点评一下陪伴我们整整一周的五十铃mu-X牧游侠。我们驾驶的五座顶配车型售价为23.98万元,在这个价位买到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前双A臂后整体桥悬挂的硬派中型SUV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优秀的硬件基础,换上一套AT胎便足够一般越野穿越需求。只不过mu-X主要面向东南亚及澳洲市场,它的外观设计风格有些激进,锋利的线条大尺寸的镀铬中网,对于硬派SUV的年龄阶层较大的潜在客户来说接受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因为外观埋没了它底盘的优秀素养。
而这台1.9T发动机相较于国六时代消失的3.0T发动机而言,NVH性能显著提升,代价就是丧失了柴油发动机最迷人的澎湃低扭。不过在高转速区间扭力输出还是非常充沛的,相较于竞品的2.5L汽油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表现明显更好,而且在高海拔地区的衰减也会更小。而和同级别车型的2.0T汽油发动机相比,动力表现处于伯仲之间,但燃油经济性非常出色。此次我们大部分行程为高海拔地区越野穿越,其余时间也在国道上频发地板油超车,一千余公里的路途,综合百公里油耗仅为10.7L,我相信没有一款汽油发动机能与之媲美。
关于国六排放柴油车必须添加尿素的问题,很多车友表现出了担心。但是根据这趟长途试驾体验,我倒是认为大可不必。此次我们一共行驶了余公里,回到格尔木后mu-X的仪表中显示尿素添加周期剩余km,据此推算一般情况下尿素添加周期高达4-km。所以无论是使用成本还是便利性上都不会对用车带来太多困扰。
五十铃作为一个以设计制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品牌,在此前的D-MAX和mu-X产品上非常不拘小节。内饰大面积使用硬塑料,做工也非常粗糙。改款后的mu-X基本内饰中基本所有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使用了搪塑软性材质包裹,接缝的整齐度也有很大提升。但相较于老款车型而言,减少了一个中控台上方的储物盒,副驾驶前方的手套箱也由两个缩减为一个,算是稍有一点美中不足。
但来到后排,我再度看到了商用车的影子。顶配车型的8喇叭扬声器,后排的高音单元居然布置在了车顶上,再搭配上车顶的空调出风口以及开关旋钮,这些配件仿佛是从五十铃轻卡上面移植过来的一样。在下次改款时真的希望后排内饰设计也可以向前排看齐,彻底脱离商用车的影子。五十铃毫无疑问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动机底盘基础,但总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背道而驰,最终导致优秀产品被埋没在市场中。希望在未来这一现象能够得到优化和改进。
总结:稀薄的氧气,身体的不适,紧锣密鼓的科考行程,都在考验着全体队员的体能和意志力极限。但团队中没有人在中途放弃或退出,意义非凡的行程虽然艰苦,但事后想来也十分耐人回味,我相信这次旅程也会成为我越野旅途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篇章。与此同时,能为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更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非常感谢江西五十铃与中国国家地理,让我有幸获准深入长江源自然保护区,收获这一趟难忘的旅途。
精彩内容回顾:
绝地生灵长江源野生动物科考记(上)
北极卡车D-MAX诞生记首次国内操刀改造
轻量化兼顾越野性能实拍D-MAX背驮房车
北极卡车AT35套件上身五十铃D-MAX背驮房车焕然重生
mu-X牧游侠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