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青花瓷中的奢侈品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

发布时间:2023/1/2 20:09:20   

龙缸是景德镇明清两代烧制的御窑器,据《景德镇陶录》载,明洪武就设有“龙缸窑”,宣德朝时曾达3座之多。由于宣德皇帝的极其喜欢艺术,这促进了中国瓷器艺术的的发展,而“龙缸”对于中国宫廷瓷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缸

“龙缸”的特殊性在于它属于“大器。”在它身上表现了中国陶瓷大器的制作工艺水平。瓷器是泥做火烧的器物,体量越大,烧造越难。因胎体厚重,拉坯、利坯和烧窑难度极高,因胎厚而致受热不均使开窑时常常出现烧裂的现象,所以“龙缸”是瓷器中“最难烧的瓷器”之一。

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寄托了浣溪匠人们的心血,凝聚了千年制瓷的智慧,传承了景德镇千年窑火的技艺。

器型与画片

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高38厘米,缸体直径45厘米。缸口直径8.5厘米,足底直径7.8厘米。弧口,短颈、深弧腹腰微收、平底。口沿处饰卷草纹:颈部及近底饰一圈花边。缸腹部饰云龙纹:腹部主体纹饰双龙纹,身躯修长矫健,躯干上数条飘带状火焰纹与周围的祥云纹、龙珠纹相互呼应,富有活力。

双龙龙嘴紧闭,獠牙外翻,吻部似猪嘴向上翻起且鼻子被绘作“如意状”,颌下一绺飘逸的山羊胡;尤其突出的是两根条索状龙须,直中有曲,“虬髯戟张”般向斜前上方喷出,细节处彰显宣德龙的矫健。

陶瓷生产有三句话:原料是基础,成型是保证,烧成是关键。

1.原料

五代至南宋时期,景德镇主要使用单一瓷石配方,氧化铝含量低、氧化钠含量高,所以烧结温度偏低,就像没有“骨子”一般,瓷器大件很难成型。

元至明末因使用伴生高岭土的瓷石矿,因此形成一道天然界限,从而与真正“二元配方”区分开来;明末清初,人们找到了以高岭村定名的高岭土,人们将瓷石、高岭土混合,称为“二元配方”,使瓷器有了“骨子”,窑炉温度大大提高,青花瓷大件烧制稳定,得以盛行。

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原料选用景德镇原矿瓷石和高岭土。使用的所有釉料,均是窑主亲自到瑶里挑选的矿石,精心配置而成。釉水配料讲究,因此烧成后釉色均匀,油润而有光泽。

.成型

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的胚胎极为讲究,拉坯师傅利用轮盘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用手掏料,以提拉的手法将其拉制成缸坯件。这对拉坯师傅的腰力、腕力和对泥性的了解以及器物造型的把握有着严格的要求。

制作大龙缸时,胎坯不可能一次成型,需采取分段拉坯的方式,每一段至少需两名师傅共同转动陶车转盘,待每段都完成后进行衔接。这个工艺难点是一定要计算好每段的与整个瓷胎的比例尺寸。

素胎成型后的关键是干燥,因胎体大而厚重,一般表面干燥快,里层较慢,容易造成缸体开裂。为了控制干燥过程,师傅们需给胎体下托一木板,木板下是砂土,四周围上砖墙,上设一盖。这样保证坯胎的干燥的均匀性。

3.烧成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陶瓷系主任梅建鹰说过:“陶瓷就是火的艺术“。与常见的碗、罐器型相比,烧制龙缸这种大器型,烧制火候和时间更为讲究。需要极其的细致和精准。对天气、时间、制作的工艺手法都非常的严苛。这对于几十年烧制经验的老师傅更是严峻的考验。

使用场景

中国传统的瓷器中,缸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瓷器。比如比一般的杯、盘、碗、盏或瓶罐,其器形更为硕大,画面恢宏,体现出厚重感。

明清时,龙缸是皇家贵族专用品,一是用来养鱼观赏,二是盛水防火。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瓷器烧造数量很大,除一般日用瓷外,还有陈设瓷和工艺礼品瓷器。

如今,龙纹瓷器也不再是皇家的专属品,早已流入“寻常百姓家”,使用浣溪古窑宣德龙纹缸,养鱼、种植花草,让您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可以搁置在一边晾晒,您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亦或许品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闲适意境。用于陈设时,提升主人的艺术品位及文化气息。

真正的快乐源泉是精神上的快乐,浣溪制好瓷造好器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大家带来至高无上的精神快乐,从物质上的快乐升华到精神上的快乐。“潜心制瓷”一直是浣溪人的座右铭,浣溪定将不负众望,砥砺前行,将精品回馈给喜爱浣溪的老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7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