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习性 >> 孙战生石门铭书法艺术赏析及临习心得
一、《石门铭》书法艺术特点
古人为了翻越秦岭天险,沿着山沟河谷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横木为梁,立木为柱,然后铺上木板形成栈道。穿越汉中盆地的栈道有七条,以褒斜道最负盛名。褒斜道南起汉中褒谷口,北到关中眉县斜峪关,蜿蜒曲折,全长公里。多少年来,因其在古代交通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商贸、交通、邮驿、书法、碑刻以及建筑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影响而闻名遐迩,被茅以升先生称为“中国古代继长城、大运河之后的第三大古建筑”。褒斜道中的“石门隧洞”是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一条能通行车马的交通隧道。“石门隧洞”周边的百余方摩崖石刻,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被书法界称为“国之瑰宝”。曹操“衮雪”、张良“玉盆”、郑子真“石虎”苍劲浑朴,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中的经典作品。《石门铭》摩崖刻石位于陕西汉中褒城石门东壁,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年)刻制而成。该摩崖壁面平坦而又开阔,因而书丹和凿刻时不受限制,书丹者和凿刻者身临其境,受到大自然雄伟壮阔景象的感染,视野博大,胸襟开阔,书风雄浑,意趣恣肆不羁,进而表现出大朴不雕的阳刚野逸之气。其点画遒劲,真力弥漫,又“随心所欲不逾矩”,把魏碑楷书用笔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结字宽博,空间布局意趣天成;字距行距变化有度,呈现奇逸、洒脱的特点;用笔多以中锋圆笔,尽显篆籀之气。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石门铭》摩崖石刻既有书丹者的笔墨书写意趣,又有凿刻者的纯熟刀法和综合艺术修养,刻手书通过刀刻的二次创作,再加上摩崖经受大自然的岁月洗礼,使其更具雄浑古拙的苍茫之气和金石之气。《石门铭》经历风化漫漶,时间这位自然艺术大师又给《石门铭》刻凿的笔画线条平添了几分自然之美,其线条变得既有劲如屈铁的挺健凝练,又有意态浑穆的古朴厚重,形成书法艺术中摩崖石刻线条美的典型。北碑以凝重雄浑、方整遒劲见长,《石门铭》在保持北碑优势的基础上,兼具舒展飘逸、随势造形的特点,从整体看,字字苍劲浑穆,气势磅礴,神彩飞扬,既有浑然一体的凝聚力,又有仪态万方的艺术感染力;从局部看,其笔致字势,千姿百态,既有群鸥戏海之洒脱,又有仙鹤闲栖之宁静,欣赏《石门铭》书法艺术之精妙,不仅在于其展现的动感形态,还在于品味其“野逸清闲”之情趣。二、《石门铭》的用笔特征:
《石门铭》用笔变化丰富,生动活泼,主要追求“变”字。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现将几种基本笔画的用笔特征概括如下:1、点画:有方有圆,逆势翻绞,点画虽小却不简单不随意。注重呼应关系,前启后应,上启下应,一点成一字之规,多点则相互呼应,相互关联,顾盼生姿。2、横画:横画起着平衡的作用。体现在长短、粗细、阴阳的变化,角度不同、弧线不同、笔势不同,除此之外,还有迟涩、圆润、轻重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弹性与篆籒之气。排列疏密上也有空间距离变化。3、竖画:竖画力能扛鼎,起着支撑的作用。竖有直有曲,直中见曲,曲中见直。竖有向背,有粗细长短的变化。竖画的态势相向宽博,相背严谨。4、撇画:撇画逆入,力贯笔尖。多中锋转向侧锋。长撇舒展,撇角或呈方形,或呈圆形。短撇短促有力。5、捺画:捺画分为正捺和反捺,捺画长短取决角度上的变化,波磔经常可以看到隶书的笔意。6、钩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笔画,一般和折画相似。钩画在书写时把上一个笔画的笔势,停顿转折形成方形角,或转成圆形角。戈钩,竖弯钩,斜钩,卧钩等的写法均呈现不同的笔法和姿态。三、《石门铭》的结体特征
《石门铭》的风格在南北朝碑集群中属于自然古朴一类。它结字灵活,字势起伏跌宕、大开大合。它的美在于寓奇绝于平正之中,既狂放浪漫,又古拙自然;既流动畅达,又宁静野逸。其结体特点如下:大气开阔。南北朝摩崖刻石本身即存有隶书“横向取势”的特点,这在《石门铭》中尤为明显。《石门铭》在保持了汉隶结字的原则下,又显出了卓然个性。如“牧”字、“轨”字,左半部分尽力缩小,尽力向右延伸,给人以无尽遐想,匀整中又不失大气开阔。疏密有致。《石门铭》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它在空白处尽显过人之处“计白当黑”,疏密结合。特别是一些框形字,如“开”字,尽管横画尤多,但作者通过细劲的笔锋化解了这一矛盾,笔画虽多,却让人觉得疏朗开阔。再如“献”字,左边紧密,右边疏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这类笔画繁复的字,作者采用了突出主笔的办法打破常规,疏处放纵,密处收敛,使之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开合有度。从整体上看,《石门铭》疏朗开阔。这种感觉除了作者用章法营造出来外,也与其对很多左右、上下结构字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上下、左右不做紧密连接,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这也是南北朝碑刻中结体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且,每一部分都能脱离彼此而单独保持平正,在各自守住位置的同时相互呼应。真是叹服书者的高妙!如“境”字左、右两部分分得很开,但组合在一起又不显松散。再如“盖”字,其下半部分展开,占了很大空间;而上半部分收得很小,做到了开合的统一。而“夏”字则是上半部分收紧,下半部分张开。这些字都是通过点画的调节取得了顾盼生姿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向背呼应。《石门铭》中的向背变化很多。因分势明显,左右两部分尽量伸展,形成一种呼应美。如“既”字,左右错位、左小右大、左轻右重。再如“夷”字,中间的竖撇改为短撇,又改造为“戈”钩从左上直通右下角,畅达通透。这些完全打破了对称的审美习惯,跌宕起伏、生气十足。四、《石门铭》与《石门颂》个性与共性比较。
个性差异:其一,所立朝代不同。《石门颂》立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年),《石门铭》立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年),相隔年。其二,所记内容不同。《石门颂》为歌颂司隶校尉杨孟文奏请开凿石门的事迹而立,《石门铭》为歌颂梁秦二州刺史重开褒斜道的盛举而立。其三,书体不同。《石门颂》为隶书,《石门铭》为楷书。共性关联:其一,二者均为成熟书体,《石门颂》是东汉时期成熟隶书书体,而《石门铭》则是北魏魏碑楷书成熟书体。其二,二者镌刻位置皆在陕西省汉中褒城石门,镌刻载体皆为摩崖石刻。其三,二者用笔均以圆笔为主,多用中锋,沉着含蓄,古朴厚实。魏碑多方笔,斩钉截铁,但《石门铭》却是少有的几个以圆笔为主的魏碑之一。其四,二者结体皆开张奔放,笔画上下伸展,飞扬飘逸,极具浪漫情怀。五、《石门铭》临习心得
《石门铭》是圆笔魏碑的代表,是篆籀笔法运用的体现,方圆兼备,颇具隶意。临习务必要表现摩崖的苍茫感和金石味,所以在用笔上强调逆势涩行,尤其在笔和纸的关系上,是顶纸而上的状态。笔在纸上尽量得要能够压得住,气要能够沉得下,通过这种涩行顶纸,笔与纸的摩擦对抗,形成点画的苍茫感和碑的金石味。《石门铭》的点画形态是丰富的,也是生动的。在临习中要充分体现用笔上的变化,体现书写性,以增加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做到气息畅达。在沉稳、苍茫、圆浑、质朴的线质中体现《石门铭》的飞逸灵动。临习《石门铭》,在结字上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