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李广华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到底哪里的羊肉最好吃?”早些年,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内蒙古的!”这容易让人联想到“生于斯长于斯”那句话,甚至会得出主观臆断的结论,而我却乐此不疲。艰苦年代过后,市场逐步放开,人们从粗茶淡饭,逐步过渡到能够自如地买肉吃。而味道鲜美、又有食补作用的羊肉,不再是边远牧区的专利,开始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大草原”的城市里开办了许多蒙餐馆,专业的做法,特色的菜肴成为吸引人的招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位年终搞福利,最受欢迎的是羊肉。每到冬季,单位都要先派有经验的人到草原去,选定牧户,挑肥壮的绵羊,谈好价格,预定好数量。临近春节,再派车去拉回已宰好的羊(称作“羊科勒”,指去皮和头蹄下水的整羊),分给职工。人多的单位要去两三辆大卡车。羊肉的分配过程也简单,不是一人拿杆秤,给张三称二斤,给李四称三斤那样小打闹,而是每人一只,直接从车上搬。冻得硬邦邦的“羊科勒”,往自行车架上一夹,一手扶车把,一手扶后面的羊,兴高采烈地驮回家。刚刚还在办公室动笔工作的同事们,一转身,玩起了车技,那是冬季里草原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羊肉是畜禽里最有个性的一种,集鲜、嫩、膻、香于一身,既有食草类动物的野性味道,又有类似于海鲜的即时鲜劲儿;既有动物肉质的纯香,又没有大肉的油腻肥厚。这混合的味道,容易俘获人的味觉,能瞬间满足食欲中“馋”的需求,香醇加甘厚,还有其他说不出的滋味,一旦喜欢上便容易上瘾,吃了上顿想下顿。“膻”是羊肉的特点,也是亮点。几乎没有不膻的羊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常有人跟我说:“喜欢吃内蒙古的羊肉,没有膻味。”那可能是太过喜欢,“膻”味又恰到好处,能够适应,感觉不到“膻”的缘故。羊肉失去了膻味,便失去了灵魂,犹如胡须之于男人,草木之于森林,缺失便不完美。许多人向往草原,要看一看,走一走,当有朋友跟我谈起要去的时候,我总是先问一句:“你喜不喜欢吃羊肉?”如果喜欢,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喜欢,是要受制的。对方如果不喜欢吃羊肉,那谈论草原话题的热情,顿时消减一大半。闻不得羊肉的“膻”,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是到了草原,无法享受这人间美味,总是有点缺憾。绝好的羊肉,离不开这几个条件:首先是品种要好。一般来讲,羊的品种决定了肉质、口感、味道。好的品种再加上优良牧场,肉自然会香嫩。草场条件差,羊的品种也不好,肉的口感自然就好不哪去。其次是饲养方法。过去,草原上多是粗放经营,也就是早上把羊群放出去,晚上赶回来,羊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觅食,什么苜蓿草、野韭菜、沙葱、野花都是它们的饲料,杂而富含营养,随之而来的肉质也会鲜香。农区多用秸秆饲料喂养羊,肉质发硬发柴,味道也差一些。再有就是保持新鲜问题。羊肉跟海鲜很像,现宰或初冻的,血水还在,保持了肉质的新鲜,若是存放久了,再被暖风吹过,一定会失去肉质的原汁原味。因此,应季非常重要。我是属于适应“膻”的那一类,不但不讨厌,还很喜欢。草原去过多次,品尝过多种羊肉的做法,应该说,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吃后让人难忘。印象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在呼和浩特,朋友说带我去吃羊肉。我们来到赛马场边的蒙古包,原以为是老三样,没过多地在意,可坐下来一看,跟平时吃的有所不同,是“水煮肉”。这类似于涮火锅的做法,不加任何调料,把小块羊肉放到清汤里煮,趁着鲜嫩,捞起食用,既软嫩又香醇,还保持了羊肉特有的鲜劲儿,这是我过去所未见到过的吃法。以前吃羊肉,要么炖,要么烤,要么炸,感觉味道都不错,而这种做法,不油不腻,不用其他香料辅助,原汁原味,有种“大音希声”“大味至纯”的感觉。至今,想起那次的“水煮肉”,口水还会情不自禁地往外涌。另一次是吃烤全羊。在内蒙古吃羊肉并不难,家里做,饭店吃,请人或被请都会有,炖羊肉、手把肉、涮羊肉、烤羊排、烤羊腿、羊杂碎、羊血肠等等,做法繁多,但吃烤全羊却并不容易。一则烤全羊体量大,一烤就得整只,一桌人一顿无法吃完;再则是成本高,除了羊的成本,烤制就得需要大半天时间,之前还需要腌制,费工费时,还得有专门的技术和设备。我在大草原做新闻工作多年,也有下乡去牧区采访的时候,吃过蒙古包里的手把肉,可品尝烤全羊,还是第一次。那是年3月,我们去达拉特旗采访王果香,她带领乡亲们植树治沙的经验,受到国际防治荒漠化组织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