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生活环境 >> 百岁劳模林有禹一辈子教授自然科学课,
人物小传
林有禹,年出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实验小学退休特级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上海市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上海市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市首批特级教师。他独立或参与编撰的各类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指导自然科学教学的书籍达30余本,获得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和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对于大多数上海市实验小学毕业生而言,位于小礼堂楼上的模型陈列室是最为“神奇”的地方,让一届又一届学生“魂牵梦萦”: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精致的教具、整齐排列的自然科学课本……这些全都出自自然科学老师林有禹的“匠心设计”——为孩子们一块一块地拼接了一张“自然科学网”。
今年岁的林有禹,是上海首批特级教师,一辈子坚守在自然科学教育领域。他为孩子们打开窥探万物奥秘的窗口,也激发一代又一代人的好奇心。对孩子来说,好奇心远比知识珍贵。林有禹独立或参与编撰30余本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指导自然教学的书籍。“每一件事都认真做,每一个孩子都细心教,我对自然科学的爱始终不变。”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生涯。
为讲“活”自然科学课,边角料变成活灵活现的教具和标本
猫头鹰、公鸡、兔子等动物模型逐一摆放在玻璃柜中,玻璃管里还收藏着黄铁矿、黄铜矿、硫磺等矿石标本。学生们每逢课间,就会跑到学校陈列室门口,“从门缝里扫一眼,好像进入全新的自然科学世界”。
林有禹,正是这里的“魔术师”。
早年间,想要购得一台用于自然科学课的仪器设备,得花上万元。学校经费紧张,教具极度匮乏,有时只能向区里的科技站借仪器模型。“我要自己做一套模型,让孩子们有最直观的感受!”林有禹便做起了有心人,每次看到学校施工剩余的边角料,便收集起来带回宿舍。磨平、裁剪、黏合,他先后做出了挂图、筛子等实用教具。
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自然?林有禹推出了“实物教学法”,用一个个逼真的模型,让学生们与自然万物“零距离”。彼时,他号召学生搜罗动物“底料”,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生物标本。小到蝴蝶,大到猫头鹰、山羊,在他的精雕细琢下,动物们都“活”了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围坐在动物标本周围。
林有禹说,如何上好自然科学课,并让学生们真心喜欢,是身为党员的他的职责。他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充满兴趣。年2月,他从苏州来到上海,先就职于上海市大境路小学,年来到上海市实验小学担任自然科学教师。当时,大多数的老师只会教授语文、算数等科目,但有着一双巧手的林有禹被任命为自然科学课老师。
不同于其他主课,自然科学课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林有禹为了这45分钟,往往会准备到深夜。他的儿子林家康回忆,小时候父亲常常很忙,“忙着整理知识点,思考课堂的新花样”。每周休息日,林有禹都“窝”在学校宿舍,一块一块地黏合标本。
这些承载着林有禹育人记忆的标本,也成了他的精神寄托。退休后,每逢黄梅天,他都要唠叨“标本还好吗”。实验小学的年轻自然科学课老师,会趁着天气好时把标本搬出来晒晒太阳,并更换干燥剂和除虫剂。去年底,上海自然博物馆圆了林有禹的心愿,对豹猫、白额雁、猕猴、羊四件标本进行无偿修复。
在他启蒙下,长征四号总指挥的职业生涯不断发生“链式反应”
翁伟樑,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第三任总指挥,其科学启蒙就得益于林有禹。
故事要追溯到年初冬的一个周六下午,林有禹在学校开设了一堂公开课。此前不久的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林有禹立刻决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讲原子弹,为此搜集了不少素材,还制作了原子弹模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子核、中子、临界质量以及链式反应等名词,当时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献身科学的种子。”翁伟樑回忆,在自己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林有禹的这堂课不断引发“链式反应”。
林有禹坚守自然科学教育领域,不仅仅是因为党员的坚守与踏实肯干,还源于对“科教兴国”的坚信。他认为,自然科学教育是打开学生思考的窗口,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为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在林有禹的力推下,自然科学知识贯穿于课堂内外,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翁伟樑至今记得,上海市实验小学门口一块约4米长墙报,每到课间都会有大量学生前来阅读。“味精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会有雷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知识,以色彩鲜明的图文呈现于墙报之上,背后的“供稿人”正是林有禹。“从小细节调动学生们的科学好奇心,丰富知识面与理解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
如今的林有禹对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了,但却能清楚地说出气象小组的点点滴滴。那是上海首个课外气象小组,由林有禹创立,最初是为开展科学启蒙教育。课余时间,他会带学生制作观察设备、收集数据资料。“要记录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云量,还得写下是天气晴朗或者阴天,我还让学生们根据记录,预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在林有禹指导下,学生们学会了提前预测温度与湿度,并将数字写在校门口的小黑板上,不光在校学生,附近居民都以此为参考决定是否添衣。来自气象小组的预报,与上海市气象站的数据基本吻合。后来,在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上,他们的成果获得一等奖,小组成员在北京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林有禹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埋下科学的种子,激励着他们成长为有益于国家的人才。有学生借此走上科研之路,也有学生沿着林有禹的足迹成为人民教师。
主张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编撰相关书籍30余本
年8月,林有禹成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他提出,全国自然科学课应当改革,为此起草一份报告递交至国务院,并得到教育部重视。在他推动下,年全国小学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上海市则规定,一年级就要开设。
曾经的自然科学课本上,许多课文出自林有禹之手。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科学课教学使用的是苏联斯卡特金《自然教学法》,缺少一本中国自己的自然科学课指导用书。林有禹得知后直言:“我来!”他于是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撰写了一本《自然常识教学法》,被许多省市当作教材和培养师资的课本。
翻开曾经的自然课本,里面有着不少插图,这都是林有禹一笔一画创作出来的。“那时候,他晚上在透明纸上先画草图,再沿着边线描到书稿纸上。”林家康说。据统计,他独立或参与编撰的各类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指导自然科学教学书籍达30余本。林有禹退休后,依旧参与教材编写,有时专家还特地到他家“取经”。对于自己编撰的书籍,林有禹十分爱惜。尽管记忆有些模糊,但林有禹有时还会突然记起曾经与学生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故事——那份对自然科学的爱依旧赤诚。
作者:占悦
图片:刘振思、占悦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本文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