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马山县特色产业特色农业产销结合,一条龙服

发布时间:2024/10/12 14:51:53   
马山县因地制宜扶持引导全县75个贫困村各建立1~3个01特色产业特色农业产销结合一条龙服务助增收近年来,马山县把产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到户扶贫政策措施,解决产业扶贫的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真正构建起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和工作机制。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的工作思路,扶持引导全县75个贫困村各建立1~3个特色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各种特色产业,助推贫困户贫困村增收脱贫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02山上建起养殖基地产业助力稳定增收在马山县加方乡民治村地东屯,因为可用地缺乏,当地的养殖能人周振业因地制宜,依着大山,建起了集供电、供水、保暖于一体,共平方米的牛舍,用于养殖肉牛、黑山羊和土鸡等产品,带领贫困户扎实打好大石山区产业扶贫硬仗。山上建起了养殖基地年11月,周振业投资70万元注册成立了马山县和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2.64万元的收入。为了带领贫困户早日脱贫,合作社目前养殖了肉牛20多头、黑山羊多只、土鸡多羽,还为周边的几十户村民提供相关技术咨询、饲养管理、销售产品等服务。年春节前,合作社实现出栏肉牛15头、黑山羊30只、土鸡多羽,获得利润8.4万元,极大地增强了贫困户的信心,有效带动贫困户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周振业说,下一步,合作社将扩大发展规模,充分挖掘周边资源,建设集林下鸡、山上羊和生态牛为一体的多样化养殖合作社,把村里的散养户、贫困户联合起来,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带动贫困户和散养户实现增收,走出一条以“合作社+农户+服务+市场”模式的发展路子。养殖能人周振业带领乡亲发展养殖业实现增收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蓝梦清说,加入合作社后,自己每个月收入都有0多元,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养殖技术,对家里的肉牛和土鸡的养殖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日子越过越好。03小蚕共育新“丝路”织就农户致富新路龙开村小蚕共育基地在广西蚕业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于年4月成立。基地主要将蚕卵培育成3龄小蚕后销售给农户,总投资万元,占地平方米,有3间蚕房及配套设施,每批可育张蚕,一年可以培育10~12批,给加方乡各村的养蚕户提供小蚕种,实现增收。龙开村的韦小青依靠种桑养蚕,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成为远近闻名的致致富能人。她告诉记者,以前养蚕都是把蚕养在地上,而且还是大蚕、小蚕混养,导致蚕种的成活率过低,根本赚不到钱。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后盾单位对养蚕户的资金奖励,她购买了3个蚕架,将蚕种进行立体培育,特别是严格将大蚕、小蚕分开饲养后,蚕种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年,她养的蚕卖出了4万多只,加上种植的5亩桑树的收益,总收入达到2.4万元。通过韦小青的带动,周边的六七户贫困户也加入种桑养蚕行列。通过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所有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准备扩大养蚕产业,争取早日让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据了解,为了让贫困户尽快受益,龙开村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小蚕共育基地,由基地培育出技术难度较高的3龄蚕,再出售给贫困户养殖。“这样既能避免基地‘与民争利’,又能防止小蚕与大蚕混养带来的病害风险,还可以缩短贫困户的养殖时长,可谓一举三得。”该村第一书记毛鑫介绍说。04发展乡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卖农产品近年来,龙开村扶贫农产品集散中心的负责人蒙东强发现,加方乡拥有良好的绿色生态种植环境,但崎岖的山路成为制约传统农产品销售、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难题。蒙东强想到了发展电子商务和传统行业进行融合的办法,打造电商扶贫与农产品集散中心,通过整合全乡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6个种养合作社和17个村的农副产品,开展“大加方”农产品销售。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销售农副产品蒙东强与中国邮政马山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将大山里的黑山羊、牛肉、黑豆、黄豆和金银花等特色农副产品统筹进行真空包装后进行销售,并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第二天就能够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通过马山邮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7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