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种类 >> 笑果文化VP刘丽娟脱口秀到底是一门怎样的
《脱口秀大会4》半决赛结束后,七强正式诞生。这个期期播放量破亿的节目,精彩程度呈指数级上升。
“脱口秀天花板”周奇墨高票晋级,对生活观察细致的他,学天津大爷讲英语,“Listento伯伯,Listento伯伯……”引爆全场;呼兰发挥稳定,不管是讲内卷,还是讲学霸和学渣,总能新意频出,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程璐今年当了领导,笑称“打入领导的内部,看看领导为什么都那么傻”。
徐志胜顺利晋级,自带幽默基因,颜值锦上添花,让他成为最强新人!的确,这一季诞生了太多新面孔,有出生缺陷的厦门演员小佳、社恐式脱口秀演员鸟鸟、上海外滩交警黄俊……新的演员,新的笑料,也带来了新的期待。
线上节目的火爆带来了线下演出的别开生面。李诞说,笑果文化(《脱口秀大会》背后的公司)的线下脱口秀演出门票已经成了“硬通货”。从无人知晓到一票难求,脱口秀爆火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那么——
《脱口秀大会4》为什么有这么多新人?他们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
脱口秀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观众究竟为何而笑?
如何管理脱口秀演员?这背后笑果文化有着怎样的布局?
为什么脱口秀行业即使有爆火的演员,但还是远未成熟?
笑果文化与混沌文理院有着长期的深度合作,每年都有笑果的高管和签约演员如程璐、呼兰等走进文理院学习,也会举办混沌文理院专场演出。在这样的契机下,混沌君遇到了笑果文化的副总裁刘丽娟,深入聊了聊脱口秀这个行业。
受访者|刘丽娟笑果文化副总裁、混沌文理院第2期、第期学员
采访|张星、朱晓录混沌商业案例研究团队
支持|混沌文理院
从无人知晓到一票难求
1.作为兴趣小组的脱口秀
我认识这个团队的一些人是在年。那时脱口秀还是nobody,演出市场没有被打开,大众对它没有什么概念。那时脱口秀的状态很像兴趣小组或者club,纯粹是为爱发电,当然也没有观众。
然而,脱口秀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有观众。表演者要通过观众来获得反馈,观众笑还是不笑,微笑还是大笑,有“笑果”才能提升,光是自己在家练习是不行的。这与唱歌、跳舞这样的兴趣爱好很不一样。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从身边人下手,刚开始找家人来看,后来规定,每个人必须拉来两个不是家人的观众,才有资格上台讲脱口秀。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看脱口秀,是在一个很破旧写字楼的会议室里,当时20个观众都不到。那时演出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叫梗密度,以及其他的专业技巧,处于摸索阶段。
这群人做了大概一年多,事情开始变得不一样。
2.圈子形成,但依旧小众
彼时恰逢《今晚80后脱口秀》热播,培养了一批初代脱口秀观众,大家发现这些人在做喜剧相关的事,但又不是传统的喜剧。
这也注定了后面当它发展起来的时候,能够快速吸纳很多脱口秀人才,在笑果文化启动的时候,初始的种子编剧已经有了节目的磨练。
我加入笑果的时候,《脱口秀大会1》刚播完。当时我跟我的朋友说,我去了一家做脱口秀的公司,那对方可能会纳闷,为什么做脱口秀还要公司。
.两个节目,两个出口
三年以后,状况完全不一样了,《脱口秀大会》为演员们提供了一个出口。你今天可以告诉别人,有一种职业就是脱口秀演员、脱口秀编剧,这背后是公司成熟专业的生产模式。
整个喜剧行业的大门打开了,很多人立志于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以一种职业身份。所以《脱口秀大会》是一个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钩子。
比《脱口秀大会》诞生更早的《吐槽大会》是一个顶级S+综艺,把明星请过来,用我们的内容制作能力,做出观众喜欢看的东西。这个节目虽然不能直接帮我们沉淀脱口秀用户,但它是个流量卡,能帮助脱口秀演员有更多曝光,比如王勉、杨笠在《脱口秀大会》收获了大众喜爱,就进入更高级别的、能证明艺人市场影响力的《吐槽大会》。
虽然这两个节目出自同一个导演团队和制作团队,但其战略级别在公司内部有所不同,大家非常清楚做这两个产品的目的。
4.脱口秀破圈了
《脱口秀大会》在播出之时,便引起全民热议。我们发现来线下看演出的人,其年龄宽幅在往两边延展,高中生会来看,七八十岁的人也要来看;有人带着父母来看,一家三口都来到现场。那种其乐融融是很真实的。
还有一个直接的体现就是节目现场的观演票。在《脱口秀大会2》播出前后,来问我们同事要票的,可能是身边的年轻朋友。而现在各种各样的人,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跑来说,我想买两张笑果的票,因为实在是买不到。
这些反应都是很直接的,而且不是短期的、单点的变化,它是一个长尾的、全面的人群结构的改变。
对笑果来说,《脱口秀大会》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
脱口秀:洞察当代生活的荒谬
1.恰逢其时的节目形态
《脱口秀大会》能得到大家喜爱,跟它出现的时机有关。现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找到出口,但他们的时间又比较宝贵,对解压的效率有要求。因此脱口秀的受众更年轻,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更快速、更直接,花一样的时间,能得到的笑点密度更高,会有种被重击的刺激感。
放在大环境来看。视频网站的观看习惯逐渐养成,使得原来喜剧行业的生长态势发生了变化,相比国外的喜剧行业,一个演员要在线下演很久,花费了长达5年、10年的时间,才能有机会录一个节目,被更多的认识,然后再成为一个喜剧明星。现在的节目形态,可能快速地让一个素人短时间内获得大众的认知。
—年,正值综艺爆发,几大平台都开始做自制综艺了,他们也需要去找到很好的团队来完成内容创作。而笑果文化恰好有这个实力。
《脱口秀大会》成了一个爆品,也是恰逢其时。
2.笑是当代人最上头的事
解构和洞悉生活的喜剧形式,让当代人乐此不疲。而两大语言类节目,相声和脱口秀,在市场上一前一后地走向火热。
脱口秀相对来说,梗密度高、节奏快、时间短,通常是5分钟的规则游戏。观看脱口秀,你需要调动起很大的精力,去消化这种极致体验。
脱口秀是非常个性化的表达。周奇墨的脱口秀,是跟他的人设和经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内容是和他这个人配套的,放在别人身上来讲就不会成立。
两者的共通之处,都是通过让人笑来获得了放松愉悦。
.好的喜剧要引起共鸣
观察好的喜剧内容,其共通之处就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就脱口秀而言,其发笑原理是,把荒谬的事情拿出来讲给你听,来揭穿这些荒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越习以为常的荒谬,拿到台上被讲出来就越好笑,共鸣越强。而且它不是直接告诉你这个事情有多荒谬,而是让观看者自己发现,这两者所带来的震撼是不一样的。
今年,我们想向外界表达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能做5分钟脱口秀演员。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看到了不同的荒谬,并拥有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这种荒谬,引发共鸣。这就是脱口秀的价值。
笑果的内容导演组的确很强。我们有深刻的经验,知道观众要看什么,怎么去抓社会热点,怎么去找好的选题,怎么把梗埋进去。为了让一个节目更好看,我们有着工业化的环节和流程。
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脱口秀的内容产出。我们的创作过程是通过读稿会最终完成的:每个人先写自己的稿件,然后开读稿会。一帮人坐在会议室里,当场把自己的稿子,读给其他编剧和演员听,好笑就是好笑,不好笑就不好笑。
我们每一期节目要开两次读稿会,每次大概是三四个小时,大家一起打磨出好内容。每个节目拥有自己的责编团队,比如王建国、程璐、梁海源,他们会直接给出修改建议并对内容负责。
如何把脱口秀变成一个产业?
1.打通产业链路
我们对笑果的定义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喜剧产业公司。我们不是一个生产商或者服务商,我们的目标是做产业公司。
如果我们只是喜剧内容的供应商,我只需要找剧场,找票务平台,找外面的导演团队,跟他们合作就好了。但我们自己做了很多事。
笑果文化现在有三大条业务。从公司的战略级别来说,这三条业务线是同等重要的。
第一个是长视频业务,就是大家看到的《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它相关的上下游包括编剧团队、导演团队、播出的平台方、宣发等。
第二个支柱性业务是线下空间的运营拓展,其中包含了演出。这条产业链,有剧场、上票渠道、执行团队等。笑果文化目前有笑果工厂,用来进行线下商演;还有山羊goat脱口秀酒吧,用来讲开放麦(注:练习、打磨段子的场所,新人老人都可以表演)。
第三个就是整合营销业务。我们把自己的内容能力和演员综合打包在一起,去叠加更好的商业化效应。去年疫情,各个品牌纷纷转向线上,直播行业迎来风口,而语言表达者有着突出的优势。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整合营销业务突飞猛进。
整体而言,我们的内容是撬动这些业务的杠杆,我们希望以内容为起点,搭建出整个行业。我们很早就认清了这一点,所有的节目也好,剧院也好,营销业务也好,平台也好,它最终还是要靠大量好的内容,才能有持久竞争力。
做一个节目,并不是编剧写好了稿子,节目卖好了,就结束了。在笑果的业务体系里,《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是流量入口,通过高维度的节目曝光,打开市场对我们的认知,找到用户,积累下来之后,再进行其他转化。
目前,笑果的确做到了让脱口秀门票一票难求,但现在,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市场上放量的同时,保持品质感,找到工业化的流程——调度演员编剧的产能,发挥在不同的业务上。
其实这个挑战的本质就变成了,如何用这些高势能的人以及观众对他们的喜爱,去做一个新的东西。我们也在不断探索这个产业中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我们也开始尝试做网剧。我们去年参与制作的一部网剧已经上线,今年已经在启动第二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喜剧能力赋能给了更多的内容形式。
目前,笑果已经代表了一种喜剧创作能力,这件事情能够促成很多的业务更快速地发展,以及给了我们很多新业务方向。
2.构建行业生态
年《脱口秀大会》停了一年,没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行业人数还不够多,二是要想清楚做节目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强行去凑内容,再收割一波观众和流量,或许很容易,但我们想做难的事情,难的事情往往是正确的事情。我们停了一年,是为了持续地做好内容。
这个行业要持续做成长久的行业,内容就要持续地好看,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补给。一条业务如果真的成立,必须要形成自己本身的吸引力,有足够的消费侧,也要有足够的供给侧。
所以,孵化和培育脱口秀演员势在必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打开一个入口,让有可能会讲脱口秀的人进到这个行业里面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构建生态。
在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尝试很多小的模型,来试验观众是否愿意为笑果这个品牌买单,是否愿意为新人的表演买单。我们在人才这件事情上下了很多的功夫,主要就是思考最开始的问题,新人是如何冒出来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演员最开始就是在一些酒吧里训练,那么笑果是不是可以开这样的酒吧?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的训练场?
于是我们开始很重地做线下业务了,去找场地,做运营安排,策划演出……从不收费测试到收费测试,现在我们的产品维度从0元到元的都有。
年7月份,我们在北京做了第一个集合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