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种类 >> 一村一品,陕西如何秀出自己的范儿
日前,坊叔在汉中市南郑区牟家坝镇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孟军望开心地打开手机,给我看一条消息,“你看,我们牟家坝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了”。
孟军望的话里,既有开心,也有自豪。他也确实有自豪的底气。
南郑牟家坝镇自古以来就是陕南的产茶大镇。近年来,茶产业蓬勃发展,孕育了“汉水银梭”牌汉中仙毫、“汉山红”牌汉中红茶、“黄云翠竹”牌汉中绿茶等众多优质名茶,不仅茶叶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市、全省前列,茶叶品质更是有口皆碑。茶产业已成为牟家坝镇人民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
除了牟家坝镇,近期陕西被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还有:以苹果为主打的洛川县老庙镇、以甜瓜为主打的旬邑县城关镇纸坊村等19个村镇。
近年来,陕西“一村一品”有何先进经验和短板,在未来又如何秀出自己的“范儿”?
陕西村镇也有自己的“一招鲜”
“一村一品”指以村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经济实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比如:陕西有的村组建合作社发展猕猴桃种植,是远近闻名的“猕猴桃村”;有的企业领办茶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大量土地发展茶产业等……这些都属于“一村一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事实证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在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上,正表现出愈加强劲的发展势头。
比如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让农民更好地认识到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使农民在开发特色产品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
以周至县农家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东侠为例,她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的产业脱贫培训班上学习了一些开办农业合作社的专业知识,并将建立冷库、打响自己的猕猴桃品牌“松波”、股民分红、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等知识运用到合作社运营中,亩收入增加了30%。
比如培育了一大批各具特色优势的专业村镇,许多村镇随着主导产业逐渐壮大,有效带动了自身及周边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早在年,陕西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农蚕、茶叶、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农业产业带。
渭北苹果、临潼石榴、阎良甜瓜、周至猕猴桃、宝鸡线辣椒、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等农产品,现都已成为闻名中外的品牌,为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和增加收入提供主要支撑。
还有一些特色村镇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比如在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一村一品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土蜂蜜、金银花、山核桃等一批农民合作社的创建,红色旅游、物业服务、生态农业等现代企业也应运而生,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分享一村一品发展带来的产业红利。
成效显著,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用的“心”不够,发的“力”也略显不足
日前,坊叔在汉中牟家坝镇采访时顺便去了一趟当地的著名景点大佛洞。大佛洞位于当地小南海风景区,距汉中市中心约20公里,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溶洞,距今二亿八千五百万年。因洞口自唐代便塑有佛像而得名大佛洞。
洞内的宽广宏大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因为宣传推广不足,少有人去那游玩,甚至很多陕西人都不知道汉中有这么一个稀罕的景点。
这事儿还让坊叔想起不久前陕西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怀抱羔羊上央视的新闻。在6月25日一档央视节目的录制现场,陕西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怀抱羔羊,高唱秦腔,豪迈登场。他以讲故事的形式,全面介绍了陇县脱贫攻坚和奶山羊产业发展情况,讲述了贫困群众“发羊财”的生动实践。
无论是一村一品,还是近年轰轰烈烈的特色小镇建设,产品的影响力不够,一直是陕西各地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产品好不容易有了点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也仅限于省内,品牌应有的效应发挥不够。“养在深闺人不识”,产品的品牌培育与营销推广等工作明显滞后,致使有的产品有特色没品牌,有的有品牌没推广。
而且似乎陕西还缺少那么一点营销推广自己的意识。拿今年年初神木天价宣传片的事情来说,固然其多万的制作费用引起热议,但是其为了宣传推广自己,舍得投入,还请来韩国模特“助阵”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在“诟病”其虚高的制作费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为了营销和推广自己所做的努力。
如果每个地方都有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和神木这样的宣传推广意识,或许陕西各地“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特色产品将会少很多。
在陕西“一村一品”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一村一品”发展的产业链条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地方发展“一村一品”还处于原料生产阶段,加工程度不够高、市场发育不够健全、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地方的茶叶多,但是茶厂少,茶叶的加工能力就会不足,种茶叶的人就会相对减少。以这次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的汉中牟家坝镇来说,该镇不仅茶园多,茶叶厂也多,茶叶加工能力强,村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就很高,该镇党委书记孟军望告诉坊叔,他们正准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
比如对“一村一品”的理解还不够,将“一村一品”局限于特产产品的开发上,没有涉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等范围很广的各行各业。
“一村一品”应有的“计”与“谋”
前段时间,坊叔旁观了一场篮球友谊赛,比赛结束后,一位“观战”的领导在多个场合表扬了几位小伙子,说他们球打得好,潇洒,令他印象深刻。而在这之前,他对他们印象不深。
举这个例子,坊叔是想说明,无论是一个人也好,还是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好,最难做到的就是特和优——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强化这个特色。比如我们一提到某个人,我们会说,他有什么优于常人的特点,或者他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一提到某个地方,我们会想到那地方的某种美食不错,或有什么好看好玩的景点。
回到陕西“一村一品”的发展上来,针对上述问题,坊叔认为,陕西各地“一村一品”首先要做好“特”字文章,把产品做“特”做好。
比如某地的苹果卖相和口感都特别好,那就加强其“水果”属性,积极拓展销路,让更多的人尝到该地的苹果。而另外一地的苹果囿于气候、地域等原因,口感很好,但卖相有点差,那就尽力将其加工成果汁、果干等产品来卖。
比如陕南一些地方的茶产业发达,但因为纬度不同,有的地方茶叶口感质量要更好,那么那些口感质量要略差一点的地方,是否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瞄准稍微低端一点的市场,主打中低端产品呢?
在做好“优”方面,陕西各地不妨先抓住一切机会来“秀”自己,将自己的“特”放大、推广。“秀”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就像我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有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我们往往因为准备还不够充分、不好意思等原因,错失了这样的机会,最终成为一个碌碌无为、毫无亮点的人。一个地方如果不会“吆喝”,不会“秀”,也会“泯然众人”。
怎么“秀”?除了传统的广告宣传,陕西各地不妨做一些有创意的营销活动。
举个例子,为了有效利用当地的大片草地,日本大分县的人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针对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开展认养肉牛的活动。并用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主人。后来,这种活动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每到秋天,农家邀请肉牛主人到牧场来,酒足饭饱之后,选出人依次在噪音测定器前大喊大叫,根据噪音大小评选优胜者,活动持续一周左右。不仅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使闲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陕西各地是否也可以在推广营销方面多动点脑子,不要再“羞答答”的?
拓展思维对发展“一村一品”也很重要。比如将“一村一品”和推广旅游结合起来,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以牟家坝镇为例,当地就鼓励贫困户种植茶叶,每种一亩茶园可获得好几百元的补助。
“一村一品”,“品”既是产品,也是“品位”,还有各地的“定位”在里面。“品味”透内涵,找准定位,付诸行动,方有所成。
(图片均来自网络)
来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