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上海崇明白山羊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9 19:32:49   

作者:薛高飞

摘要: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皮毛、肉兼用型地方良种,被国家命名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国重点保护、发展的畜牧品种之一。本文探讨崇明白山羊的养殖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以促进崇明白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岛特定水土和生态环境中经数百年选育而成的皮毛、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其体型中等偏小,肥硕健壮,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的特点;肉质细腻,味美而不膻,具有热身驱寒、滋阴壮阳等功效。崇明白山羊于年11月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是上海市首批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年来,在市、区相关政策扶持和各级主管部门技术指导的双重推动下,崇明白山羊产业发展迅速,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但在养殖过程中也遇到了多种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崇明白山羊养殖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依此提出崇明白山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崇明白山羊养殖现状

崇明白山羊有着优良的种质特性:繁殖性能优越、性成熟早、肉质鲜美[1]。在崇明区政府、区农委等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崇明白山羊产业快速发展。至年底,崇明白山羊存栏数约8.9万头,产值超过1.3亿元,主要分布在崇明岛的东部和西部。

白山羊的养殖方式已由过去的散养变为离地圈养,饲草料以杂草、农作物秸秆为主,以人工种植牧草作为补饲料。农户的养殖技能及理论水平有所提升,科学养羊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得到应用[2]。

从年开始,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手崇明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在三星镇建立崇明白山羊标准化羊场,至年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信息化管理。中心派驻技术人员蹲场指导,加强品种扩增繁育,对优良个体进行选育留种,经过多年努力,崇明白山羊标准化羊场的白山羊存栏数已从余头发展到近0头。

2崇明白山羊养殖主要问题

2.1规模化程度不高

崇明岛处于东南沿海,由于受草场和林地条件限制,以及环保卫生要求,白山羊养殖模式逐步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舍饲圈养模式转变[3]。养殖户分散在全区各乡镇,现阶段仍以散养、小规模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场的存栏量仅占存栏总数的10%左右。

2.2饲养模式、技术落后

目前,崇明白山羊养殖虽有一定规模,但仍以家庭式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场/户管理粗放,沿袭传统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养殖模式,大多选择规模较小的简易圈舍饲养,设施陈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饲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限制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2.3品种杂乱,品质不齐

部分养殖户因崇明白山羊生长速度较慢,产肉率不高,而将崇明白山羊随意与其他品种杂交,以此获得更大个体,来提高经济利益。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崇明白山羊品种杂乱、品质良莠不齐,也使得纯种崇明白山羊数量日益减少。

2.4防疫意识薄弱,疫病风险增加

养殖户对羊只疫病防控意识薄弱,目前相关防疫工作都是由崇明区各乡镇兽医站的防疫人员在春、秋两季集中完成。极少养殖户能主动制定防疫计划,并根据白山羊的日龄来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另外,养殖户盲目从外省市引进羊只,不仅对引进羊只的免疫、检疫把控不严,还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埋下了隐患。

2.5产业链断档,品牌效应小

目前崇明区白山羊产品消费季节性强,产品比较单一,未形成大规模的白山羊屠宰、加工、销售的网络格局;羊肉的深加工程度低,且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高,缺乏品牌效应;缺少把养殖场/户与市场有机衔接的龙头企业,同时传统的营销模式造成了白山羊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阻碍了白山羊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3崇明白山羊养殖产业发展策略

3.1采用科学的饲喂方式,提升科学养殖技术含量

依据崇明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白山羊养殖圈舍,兼顾冬季湿冷、夏季闷热的气候条件,建造材料应就近取材,以材料牢固优先,兼顾价格成本[4]。高床养羊符合羊的生活习性,特别在夏季梅雨季节,能有效避免潮湿环境对羊的不良影响。

舍饲圈养模式需有足量的青贮储备,以确保饲草的均衡、稳定供应[5]。崇明岛的玉米、花生、红薯、大豆、花菜等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每年有大量秸秆等农产品废弃物产生。这些农产品废弃物经青贮加工后,可作为白山羊的优质饲料,饲养成本会大幅下降,同时也实现了农产品废弃物变废为宝。

利用周边空地或林地空隙适当种植一些优质牧草——紫云英、黑麦草等,以备不时之需。合理搭配利用青饲料和秸秆饲料,通过采取科学的饲喂方式来提高崇明白山羊的生长性能。

3.2发展规模养殖,注重疫病防控

发展崇明白山羊的规模化养殖,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积累养殖经验、汲取养殖教训,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6]。积极出台各项白山羊养殖扶持政策,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可在资金、土地、技术等各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双向扶持,促进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改进养殖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饲养积极性,促进崇明白山羊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对羊舍、食具等的消毒工作,按程序执行羊痘、口蹄疫等免疫工作,定期驱虫,同时建立免疫档案,加强各种疫病防控,以确保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收益。

3.3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白山羊繁育体系建设:①建立保种场,进行品种扩增繁育;对优良个体进行选育保种,建立育种核心群[1]。②利用现代化繁育技术,通过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优良基因迅速得到扩展[7],加速种羊的育种进程;建立保种、配种档案。③加强崇明白山羊种羊基地的建设,以本土白山羊良种为基础,以引进良种白山羊扩繁为核心,促进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羊,以满足养殖需求。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合作社和养殖户间的协调合作,促进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加强科研院所与创新型企业的联系,在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优质饲草料种植加工及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综合利用等方面推广应用现代化技术。科技推广部门可通过组织各类技术培训,在饲养、繁殖、防疫技能方面加强指导,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养羊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升崇明白山羊科学养殖的整体水平。

3.4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在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品牌创建与建设等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通过将产品进行深加工、精细化分割、优化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冷链技术为支持,加强与上海全市市场的联动,将产品输送至大型商超、酒店、在线购物平台等。积极参与地标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利用现有资源,伴随“崇明生态岛”的建设,依靠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开发利用好“崇明白山羊”这一地理商标,进一步拓宽崇明白山羊养殖业的发展空间。

4结语

充分发挥崇明现有白山羊的生产基础优势,依靠市、区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撑,发展和壮大白山羊产业,积极探索一种生产技术路线先进、经营机制完善、功能多样(养殖、加工、旅游)的新型养殖模式,有效推动崇明白山羊养殖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薛高飞(-),男,本科,上海市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来源:《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期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