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暨市草塔镇,总会让人联想到那嫩白鲜美、极具特色的羊肉,草塔人现在是把“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但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和猪肉牛肉一样,过多食用这类动物性脂肪,对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压力,因此羊肉虽然好吃,不应贪嘴。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
要说草塔羊肉从何时开始盛行,现已无从考证,倒是目前最受人们青睐的羊骨头,被捧上饭桌却只是几年前的事情。这曾经被嫌弃的羊骨头,现如今摇身一却变成了宝,吸引着众多食客纷至沓来,“羊骨头”俨然已成为草塔除羊肉之外的另一张招牌。
“羊骨头”的由来:一直以来,草塔镇大房村有几户以宰羊为业的农户,每天杀羊上百只,剔除羊肉后剩下的骨头堆积如山。刚开始时,这些骨头虽然也在菜场中零卖,但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一扔了之。羊骨头上附着的羊肉、骨髓等物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天热时很快就腐烂,臭气扑鼻,令人作呕。
大房村妇女凤仙就尝试着烹煮羊骨头来吃,家中来客吃了以后总是叫好,许多人都建议凤仙去开一家饭店,专门经营羊骨头系列菜肴。凤仙和家里人一商量,觉得这里面的确有商机,更重要的是羊骨头从此可以变废为宝,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经过一番张罗,年,凤仙家挂出了“凤仙羊骨头饭店”的招牌,羊骨头饭店开门迎客。开业后,凤仙羊骨头饭店宾客盈门,生意长盛不衰。如今,草塔羊骨头也是身价倍增,成了抢手货,羊骨头便慢慢地从菜场中绝迹了,普通人家想自己买点煮来吃,已经是“一骨难求”。
当然烹煮美味的羊骨头和羊骨头汤也是有诀窍的。要取刚宰杀的羊身上的胫骨和脊骨10多公斤,放入清水中浸泡,频繁换水,将羊血洗干净后放入大铁锅中煮。
因食客多忌羊膻味,因此锅中须加入中药除味。一般以柴火升温,将浸泡过的新鲜羊骨头投入,锅内清水浸没羊骨头几厘米,大火煮沸,文火焖熬。
至于什么时候翻锅,什么时候加料,什么时候冷锅,什么时候熄火,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通常来说,熬汤熬至最后,烟气蒸腾,泡沫四溅,伴有滚沸的迸射声音,过一会儿,锅内汤面上泛起无数个小水泡,好似一群鱼儿在汤下浅泳。
甚至于像调料这样的佐味品,也不是简单地买了现成的酱油就让食客用的,而是要经过饭店秘制加工形成独特的风味。鲜美的羊骨头,佐以秘制的调料,吃起来才更美味。
怎么讲?科普君推荐的羊骨头是不是你的菜呢?约上三两好友,去草塔尝鲜啦~~
#记录我的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