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羊 >> 山羊的形状 >> 老干妈跌出贵州民企前10,年营收减少12
老干妈,在外国是妥妥的“中国味”,在国内的名声却好像一年不如一年。现在曝出老干妈跌出贵州民企前10,年营收减少12亿。有人说,以前的老干妈是又辣又想,几个馒头就能吃完大半瓶酱,现在是又不辣又不香,空口吃只觉得油腻。
又有贵州人说,他们基本不吃老干妈,因为贵州本地本就是中国辣椒的“发源地”(贵州是中国第一个吃辣椒的地方),父母一辈都会在家里自己炼制辣椒油,家门口的市场也有专门卖糊辣椒和辣椒油的小店,吃起来特别香。
只有那些离开贵州,手艺不好,又比较懒惰的贵州人,才会选择去吃老干妈,把老干妈作为贵州辣椒油的替代品。如果身在贵州,那遍地都是比老干妈更好吃,更有味道的辣椒油、糟辣椒。
为什么贵州人不爱吃老干妈?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原材料的问题。贵州,中国第一个将辣椒种植后拿来吃的地方,在贵州人鼓起勇气品尝这颗红色小果实之前,辣椒一直作为观赏性植物在中国流传。
古时候的贵州人,因为身处深山之中,交通不便,人们缺乏食盐这种必备调味品,转而发现辣椒可以代替食盐来调味,还能在潮湿的气候中发出一身汗,浑身舒爽,于是贵州人成为吃辣椒的“专家”。
贵州人爱吃辣,尤其爱吃本地的辣椒。贵州当地的环境也很适合辣椒生长,尤其是遵义辣椒,有天然的特殊香味,那些外地生产的辣椒根本比不上这股香味,即使辣味排不到前面,但香味却是独一份的优秀。
老干妈,用的并非本地辣椒,而是河南辣椒,因为贵州本地辣椒的价格要卖到河南辣椒的2-3倍价格,老干妈的用量很大,所以用了更便宜的河南辣椒。为了增加香味,还加重了其他调味料的比重,本地人就更不喜欢了。
口味敏感的人,更能吃出其中的味精味,而且辣椒发苦,喧宾夺主。近些年来,人们发现油的含量提高了不少,吃起来油腻腻的,既不适合拌饭拌面,多吃几口又觉得回味苦,于是国内越来越少的人买了。
再一个原因,是贵州人太会吃辣椒了,光是对辣椒的细分就有糊辣椒、糟辣椒、干辣椒、油辣椒、糍粑辣椒等等,就连辣椒面也分成了粗辣椒面和细辣椒面。所以和其他中国人对比起来,贵州人对辣椒的要求更高,老干妈达不到好吃的等级。
来说说贵州人的“辣椒世界”吧!羊肉粉馆里放的是油辣椒和糊辣椒面;炸洋芋里要裹上细辣椒面和折耳根;酸汤鱼里加了糟辣椒;辣子鸡的出名依靠糍粑辣椒;恋爱豆腐果也因为有折耳根辣椒而升华。
所谓“中国辣椒看贵州,贵州看遵义”,贵州不仅出产中国最多的辣椒,还出产了中国最优质的辣椒。如果你在一个贵州人面前问:最好吃的油辣椒是不是老干妈?他多半会翻个白眼表示:我妈做的最好吃!